[发明专利]一种S模式二次雷达性能在线测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6157.0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余飞侠;柴少静;孙罡;水泉;王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1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式 二次 雷达 性能 在线 测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模式二次雷达性能在线测量系统,包括二次雷达设备性能检测装置、二次雷达性能评估系统和耦合器,二次雷达设备性能检测装置用于按用户配置参数对发射机性能、接收机性能、方位信号进行定量检测,转换雷达数据,产生可编程的测试信号和供电,二次雷达性能评估模块采用模块化、松耦合设计,各个软件模块可独立运行,用于在雷达现场和远程在线实时定量测量雷达设备的性能参数,统计分析雷达数据质量,从而实现定量评估雷达整机工作状态、设备性能、数据质量和探测性能等,功能可扩展,本发明有利于雷达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网络化管理,为雷达的维护维修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利于推进无人值守的运行维护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管二次监视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模式二次雷达性能在线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空管二次监视雷达是保障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设施。随着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空管安全运行对空管监视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管保障压力日益增加。目前,为保证空管二次监视雷达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设备所规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需要定期开展计划性巡检和专项巡检等维护维修工作。巡检维护工作需要停机数天,采用传统的功率计、频谱仪等仪器仪表对雷达关键设备,含发射机、接收机、馈线设备的指标测量和记录;维护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观察一段时间,目标跟踪正常后,雷达数据才能正式接入自动化使用。雷达生命周期较长,一般在20年左右,对于一些安装时间较久的雷达,通常没有发射机、接收机、馈线设备、录取器等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在线测量功能,一旦雷达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快速准确定位故障设备。
基于目前空管二次监视雷达的维护维修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二次雷达维护维修工作均需在雷达停机的状态下进行,这就降低了停机雷达覆盖区域的多重覆盖能力,增加了该区域的空管运行风险。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设备技术落后,软件化的程度较低,只能通过人工现场巡视,手动记录参数等传统手段维护,维护工作反应慢、效率低,不利于设备的集中监控和网络化管理。尤其是雷达出现故障时,不能一次准确定位故障点,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目前的巡检维护工作没有对雷达数据质量和探测性能进行分析,缺乏对雷达整体性能和监视服务能力的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模式二次雷达性能在线测量系统,可在雷达现场和远程在线实时定量测量雷达主要设备性能参数,统计分析雷达数据质量,从而实现定量评估雷达整机工作状态、数据质量和探测性能等,为雷达的维护维修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其硬件设备是机架式的,可加装在雷达安装现场,平台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可放置在雷达安装现场,也可以放置在远端,通过网络通信,实现远程对二次雷达进行不停机的在线维护和性能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至雷达安装现场进行检修,有效降低因设备故障和维护关机导致的运行风险,有利于推进二次雷达的无人值守运行维护模式。考虑到目前新建和更新的二次雷达均为S模式,相较于传统的A/C模式雷达,功能更复杂,雷达设备的性能指标要求更高。本发明具备S模式二次雷达性能在线测量和评估能力的同时,兼顾A/C模式二次雷达,能够适用S模式和A/C模式的二次雷达。
一种S模式二次雷达性能在线测量系统,包括二次雷达设备性能检测装置、二次雷达性能评估系统和耦合器;
所述二次雷达设备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性能检测模块、测试信号产生模块、雷达数据转换模块和电源模块,用于将二次雷达性能评估系统送来的配置参数对雷达的发射机性能、接收机性能、方位信号进行定量检测及装置本身的监控,产生可编程的测试信号以进行接收机工作参数定量测量、进而按配置参数转换雷达数据、供电;
二次雷达性能评估系统用于在雷达现场和远程在线实时定量测量雷达设备的性能参数,统计分析雷达数据质量,实现定量评估雷达整机工作状态、设备性能、数据质量和探测性能;
耦合器包括3个定向耦合器,分别为Σ定向耦合器、Δ定向耦合器、Ω定向耦合器,分别用于Σ、Δ、Ω射频信号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品推荐活动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VR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