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极泥加料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6314.8 | 申请日: | 202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4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邢晓钟;王立;田飞;刘兴焘;程东杰;臧金柱;张兴宇;吴晓宏;黄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8D7/16;B01D50/20;B01D46/02;B01D46/04;B01D46/48;B01D46/71;B01D53/78;B01D53/96;A61L9/013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71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泥 加料 烟气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阳极泥加料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利用机力风冷机,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避免进入低压脉冲旋转反吹袋式除尘器过高,再经过除尘器内的气流分配装置,使整体气流得到有效的均匀分配,实现了惯性除尘和保证了烟气进入滤袋束之前的流量合理分配,烟气在引风机作用下穿过滤袋,在这个过程中烟气得以净化。清洁空气从滤袋口排放出来,飞灰被阻挡在滤袋外侧;经过低压脉冲旋转反吹袋式除尘器净化的烟气含有异臭味,将上述含有异臭味的烟气引入喷淋塔中,采取微乳液吸收法,通过配加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水或盐形成微乳液,微乳液喷淋后和气体逆流接触后,进而将有机气体分子吸收后无色无味达标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极泥加料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可用于各种复杂物料加入炉窑过程中的烟气治理。
背景技术
国内阳极泥的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以火法冶炼为主的流程,主要包括脱铜、脱硒、还原熔炼产出贵铅、贵铅氧化精炼产出金银合金、金银合金银电解提银、银阳极泥氯化提金等工序。火法加料工序以脱铜阳极泥为原料,在冶炼过程中添加焦炭、石英石、碳酸钠等辅助材料。在投料和化料阶段,在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不仅会产生超细颗粒物还会散发出异味气味。高浓度异味气体污染将对现场工作环境和附近居民生活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卡尔多炉在运行过程中的产生的烟气异味问题普遍存在于国内各个阳极泥火法生产线,目前无较好去除方法。
另外,卡尔多炉利用天然气助燃化料,烟气中的含湿量较高,约30%左右,含硒浓度较高,5%~6%。经测量阳极泥脱铜料入炉后产出的烟气露点温度在70℃,加料熔炼过程烟气温度较低,吹炼时烟气温度较高,冶炼烟气温度范围较广在40~180℃。目前国内处理阳极泥脱铜料环保加料烟气均采用的气箱脉冲布袋除尘器属于弱清灰的方式且存在漏风,当烟尘被布袋过滤后,不能有效剥离吸附在滤袋上的灰层,经过反复吸附和粉尘的吸湿,最终形成难以清灰的灰饼,从而造成滤袋的糊袋,冬天情况更加严重。布袋的运行寿命低,除尘器故障率高,维护率高,运行费用高,生产连续性差,炉窑作业率低,炉衬因频繁停车保温导致使用寿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阳极泥加料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实现阳极泥加料烟气温度控制,避免布袋的烧损;同时一并解决布袋糊死和困扰生产线的烟气异味问题。
一种阳极泥加料烟气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阳极泥加料烟气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降温,使烟气温度≤120℃;
(2)将步骤(1)降温后的烟气引入除尘器进行除尘,使烟气中含尘浓度≤20mg/Nm3;
(3)将步骤(2)除尘后的烟气引入喷淋塔内利用微乳液循环喷淋进行除臭,喷淋循环量为200~250m³/h,使烟气达标外排。
所述微乳液为溶剂+活性成分+缓冲剂的混合物,溶剂为乙醇50~80g/L和柠檬酸钠20~30g/L,活性成分为芳樟醇1~2g/L、柠檬烯2~2.5g/L、松油醇2~5g/L、α-柏木烯3~4g/L以及α-紫罗兰酮1g/L,缓冲剂为磷酸二氢钠15~20g/L和乙酸钠10~30g/L。最终外排烟气中,粉尘浓度≤13 mg/Nm3。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包括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机力风冷机、低压脉冲旋转反吹袋式除尘器以及喷淋塔;
所述机力风冷机,用于给阳极泥加料烟气降温;
所述低压脉冲旋转反吹袋式除尘器,用于除去阳极泥加料烟气中的颗粒物;
所述喷淋塔,用于除去阳极泥加料烟气中化学气体;
高温的阳极泥加料烟气通过机力风冷机降温处理后,进入低压脉冲旋转反吹袋式除尘器除去烟气中的颗粒物,然后进入喷淋塔除去烟气中带有臭味的化学气体,使烟气达标外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消除了布袋因为吹炼过程中烟气温度升高不可控,对布袋造成的损失,延长了布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