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6853.1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梁昊;李大勇;王召龙;吴宇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E0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自沉 式伞型 滩涂 基础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3)和顶板(2)。
所述主体结构(3)是一个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空心圆锥体基础,安装时倒置于地基表面;
所述的主体结构(3)内部设有与塔架(1)相连的连接筒(4),通过上部塔架(1)和风机自重作用沉入地基;
所述的顶板(2)是一个圆形钢筋混凝土板,在主体结构(3)自沉达到稳定后铺设于地基表面;
所述的顶板(2)与塔架(1)之间的空隙通过灌浆填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结构(3)侧壁厚度t为0.5m,径高比D/h与上部重量呈正相关,直径D为8-15m,其高度h为5-10m。上述主体结构(3)竖向承载力通过Terzaghi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验证,具体公式如下所示:
pu=0.3γDNr+qNq+1.2cNc
式中pu为竖向极限承载力,r为土体重度,D为基础直径,q为基础两侧均部荷载,c为粘聚力,Nr、Nq和Nc均为承载力系数,以上参数均可通过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11-500007)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结构(3)预制时先将一层0.3m厚的混凝土浇筑于模具内,并把钢筋网铺设混凝土之上,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于主体结构(3)内部,养护28天后拆除模板,形成主体结构(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筒(4)设有8个圆孔,沿连接筒(4)周围均匀分布,其下端插入所述的主体结构(3)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2)由现场制作而成,其直径D1在15-25m范围内,高度h1为0.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2)制作时先将钢筋网铺设于模板内,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待养护28天后拆除模板,形成顶板(2)。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施工前通过注浆或粉喷法对地基进行预处理,使滩涂软土地基达到设计预期抗剪强度。
第二步,首先按照设计要求预制主体结构(3),再将其吊装至指定安装位置,并倒置于地基表面。
第三步,将塔架(1)吊装至主体结构(3)上部,塔架(1)底部圆孔与连接筒(4)上8个圆孔分别对应,通过螺栓(5)将两者相连,主体结构(3)通过上部塔架(1)和风机自重作用沉入地基。自沉过程中周围软土回流至基础内部,成为主体结构(3)的一部分。
第四步,待主体结构(3)自沉达到稳定后,把周围软土回填至基坑,然后在地表铺设一层钢筋混凝土顶板(2),为使塔架(1)与顶板(2)形成整体,两者之间空隙通过灌浆填充,待顶板(2)养护完成后拆除模板,至此,钢筋混凝土自沉式伞型滩涂风电基础施工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8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