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磁阀寿命预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6975.0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4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军;刘航;杨迎泽;刘伟荣;黄志武;蒋富;李烁;高凯;李恒;张晓勇;彭辉;闫立森;樊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B60T13/68;B61H11/1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融合 电磁阀 寿命 预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磁阀寿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衡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寿命预测模块;
均衡控制模块,通过制动控制单元对均衡风缸的目标压力和传感器反馈的实时压力进行比较,利用PWM脉宽调制方式控制电磁阀的充排风,实现均衡风缸压力的精准控制,并与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利用传感器采集均衡风缸的压力信号、电磁阀组的电流信号;
寿命预测模块,利用采集到的数据提取特征指标,并采用自组织映射算法对特征进行融合,求解得到最小量化误差作为电磁阀的健康指标,以此健康指标和其对应的寿命状态作为自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两个寿命预测子模块的输入,分别预测电磁阀剩余使用寿命;将两个寿命预测子模块的预测结果线性混合,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两个寿命预测子模块的权重参数进行调整进行电磁阀寿命的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磁阀寿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控制模块包括制动控制单元、充风阀、排风阀、均衡风缸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制动控制单元与充风阀、排风阀、压力传感器的连接是电路连接;
所述均衡风缸与充风阀、排风阀、压力传感器的连接是气路连接;
风源与充风阀的连接是气路连接;
所述制动控制单元根据均衡风缸目标压力和实时压力的差值,采用PID控制算法控制充风阀和排风阀的充排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磁阀寿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磁阀组、电流传感器、均衡风缸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
充风阀电流传感器与充风阀相连,用于采集充风阀的驱动电流;
排风阀电流传感器与排风阀相连,用于采集排风阀的驱动电流;
所述均衡风缸压力传感器与均衡风缸相连,用于采集均衡风缸的实时压力;
所述数据采集卡是型号为USB4222的高速采集卡,采样频率设置为10KHz;
充风阀电流传感器、排风阀电流传感器和均衡风缸压力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磁阀寿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预测模块包括特征提取模块、特征融合模块、第一寿命预测子模块、第二寿命预测子模块、寿命预测综合模块;
特征提取模块,用于通过电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物理指标提取,并与特征融合模块电连接;
特征融合模块,用于基于自组织映射算法对特征提取层提取的特征进行融合,求解得到最小量化误差作为电磁阀的健康指标,并与寿命预测子模块1和寿命预测子模块2电连接;
第一寿命预测子模块,用于基于自回归模型对电磁阀进行寿命预测,并与寿命预测模块电连接;
第二寿命预测子模块,用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电磁阀进行寿命预测,并与寿命预测模块电连接;
寿命预测综合模块,用于对第一寿命预测子模块和第二寿命预测子模块的结果进行联合分析,以对电磁阀进行寿命预测。
5.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磁阀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采用电流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提取表征电磁阀动作状态的物理指标;
步骤S2:采用自组织映射算法对利用不同传感器提取的物理指标进行融合,并求解健康指标;
步骤S3:将健康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分别采用自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电磁阀的寿命进行预测;
步骤S4: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混合自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权重参数进行调整,实现电磁阀寿命的精准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69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