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28955.7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3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鑫;陈平绪;叶南飚;郑明嘉;叶林铭;王刚;赵巍;邱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23/08;C08K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弹性体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非极性热塑性弹性体、极性热塑性弹性体、酰胺类化合物、增塑剂;所述极性热塑性弹性体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极性热塑性弹性体的乙烯含量不超过82wt%;所述酰胺类化合物选自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乙撑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通过在加入极性热塑性弹性体和酰胺类化合物,在提高TPE与POK相容性的同时,利用酰胺类化合物的酰胺基团与极性热塑性弹性体中的酯基协同作用,可与聚酮中的羰基形成较强的化学结构,实现较好的粘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酮(POK)是利用一氧化碳、乙烯、丙烯等制成的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其为全部主链都由碳素组成的工程塑料,具有高结晶性、结晶结构结实的特点,表现出优异的耐冲击性、耐磨损性、耐化学性、耐燃料性、气体阻隔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的塑料制件中。
但是正如大多数其它塑料制件一样,由聚酮(POK)制备而成的塑料制件也存在给人塑料感强,触感、外观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尝试对目标塑料制品采用包胶射粘工艺,以提升塑料制品的舒适感、美观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塑料制件的抗跌落性能,更好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包胶射粘工艺一般采用热塑性弹性体(简称TPE)材料,TPE是一种介于橡胶与树脂之间的高分子材料,不仅可以取代部分橡胶,还能用于塑料改性。包胶射粘工艺是利用软胶(一般为TPE)与硬胶(目标材料)在软化熔融时的相容性,两种材料相容性越好越容易粘接,在硬胶与软胶接触面形成一层粘结层,大大提升软胶与硬质塑胶的包胶粘合性。包胶射粘的注塑温度依据包胶的硬胶材料而不同。因温度要考虑到让硬胶和软胶两种材料都要软化,才能促使两种材料在接触面达到一定的相容。因为目前TPE材料的极性偏弱,与强极性的材料分子间相容性较差,用于强极性的材料分子包胶时存在包胶效果差、粘接效果差的问题。对此,现有技术公开了中国专利CN112795172A提供一种用于包覆PVC材料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利用非极性热塑性弹性体与PVC链段中的非极性主链进行缠结,极性热塑性弹性体中的酯基与PVC的氯原子形成较强的范德华力,改善了TPE合金材料与PVC之间的粘接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的方案并不适合用于POK,可能是因为POK与PVC化学结构的差异导致的,使用极性热塑性弹性体无法对POK包胶达到类似PVC那样预期的粘接性,因此,TPE包覆POK仍属于业内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热塑性弹性体用于POK包胶存在粘结性弱的缺陷,提供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以提高其与POK的粘接性。
本发明的目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所述极性热塑性弹性体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极性热塑性弹性体的乙烯含量不超过82wt%;
所述酰胺类化合物选自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乙撑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8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蛋白肽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全密闭自动化取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