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市场结算账务数据处理校验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29680.9 | 申请日: | 202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2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严明辉;刘祥瑞;杨颜梦;周娜;崔琳童;王子石;吴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于洪;金耀生 |
地址: | 65001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市场 结算 账务 数据处理 校验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市场结算账务数据处理校验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市场结算系统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登录信息输入模块、身份验证模块、账务数据提取模块、手工账务数据模块、手工账务数据验证模块、手工账务数据审核模块、账务数据预处理模块、账务数据校验模块、账务数据更新模块、账务数据展示及归档模块。本发明适应了电力市场结算主体快速增长导致的海量账务数据处理需要,实现对电力用户账务数据从提取、校验到归档的全流程闭环自动处理,提高市场结算效率,规避结算数据风险;结算主体账务数据处理周期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以上压缩至2个工作日,结算效率大幅提升,有效加快了电网企业、购电企业的资金流转,确保电费的准确及时兑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市场结算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市场结算账务数据处理校验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云南电力市场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增加,交易结算规模迅速扩大,企业用电成本降低,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底,云南市场化电力用户数量超12万户,市场主体参与程度不断提升,结算体量持续升级扩大。结算基础数据是开展电力市场化结算的“原材料”,包括营销账务数据和交易数据,原材料的正确性、及时性是确保结算执行结果准确的基石。而账务数据又涉及多计量点、多维度(电量明细、基本电费、输配电费、力调电费、基金等)数据,需要进行多环节处理才能得到结算所需的账务数据类型,才能保证整个结算流程的准确性。
由于其他省份进入市场用户较少,现有账务数据处理方法多采用线下手工方式,有易出错、易遗漏、易重复的特点。对于与营销系统有交互的其他结算账务数据处理方式,无法针对海量数据和多计量点多维度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电力市场结算系统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市场结算账务数据处理校验方法及系统,促进结算市场协调统一、高效、快捷,提高市场结算效率,规避结算数据风险。通过标准化的模块配置和校验算法置入,层层递进,实现对账务数据的全流程闭环自动处理和校验,有效规避了人工差错风险,确保电力市场结算高效、平稳、有序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力市场结算账务数据处理校验系统,包括:
登录信息输入模块,用于系统使用者登录系统时输入登录信息;
所述系统使用者包括电力交易机构、供电企业、购电企业和售电公司;
身份验证模块,与登录信息输入模块相连,用于将登录信息与身份验证模块内存储的使用者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一致,则允许使用者登录和使用系统;对比结果不一致,则不允许使用者登录系统;
账务数据提取模块,与身份验证模块相连,用于通过结算系统和营销系统的接口,从营销系统中提取账务数据,并用于系统使用者查询提取到的账务数据;
手工账务数据模块,与身份验证模块相连,用于供电企业对无法通过结算系统和营销系统的接口传输的账务数据进行上传;
手工账务数据验证模块,分别与账务数据提取模块、手工账务数据模块相连,用于根据账务数据提取模块提取到的信息,对手工账务数据模块传来的账务数据进行验证;
手工账务数据审核模块,分别与身份验证模块、手工账务数据验证模块相连,用于电力交易机构业务人员对手工账务数据进行审核;如未通过,则需要供电企业重新通过手工账务数据模块上传;如通过,则进行后续的展示及归档;
账务数据预处理模块,分别与身份验证模块、账务数据提取模块相连,用于在结算周期内对账务数据提取模块提取到的账务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去除重复账务数据及不参与电力市场化结算的账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29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