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运行智能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0143.6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6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荣庆玉;咸日明;耿凯;咸日常;崔永;刘文君;荣勇;王晓磊;杨玲;胡玉耀;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62 | 分类号: | G01R31/62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程强强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运行 智能 分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运行智能分析系统,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够分析出变压器的影响数据以及对应域,造成变压器的智能分析缺少针对性以及准确性的技术问题,通过智能分析终端对变压器运行进行智能分析,生成子端网络分析信号并将子端网络分析信号发送至子端网络分析单元,子端网络分析单元接收到子端网络分析信号后,将电力网络内各个变压器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获取到常用子端和非常用子端,并将其发送至实时参数检验单元;通过实时参数检验单元接收到常用子端和非常用子端后,将对应类型的子端进行实时参数检验,通过动态参数分析单元将对应合格运行子端进行动态参数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运行智能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供电的需求与供电的可靠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也就相应的出现了智能电网。而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的核心与枢纽部分就是变压器。变压器的功能作用主要就是进行电能的分配与转换,变压器运转的正常与否,直接的关系到变电站的正常功能的运行。变压器的智能运行主要就是进行变压器的保护与状态监测,进而实现变压器的实时监测,最终确保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够针对变压器的运行强度进行分析,无法确保变压器智能分析力度不适合当前工作强度;同时无法将变压器进行实时检测,且不能够将通过实时检测的变压器进行动态变化分析,以至于不能够对变压器的运行进行准确预测;此外不能够分析出变压器的影响数据以及对应域,造成变压器的智能分析缺少针对性以及准确性;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变压器运行智能分析系统,将电力网络内各个变压器进行分析,判断各个变压器在电力网络对应不同作用,从而提高变压器的区别度以及对应当前智能分析的把控力度进行控制,确保变压器的分析力度与其工作强度成比例,防止变压器的对应分析力度无法满足当前变压器的工作强度,导致变压器的智能分析不合格,无法保证其工作效率;将子端的实时参数进行检验,确保子端的实时运行合格,在出现不合格运行时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同时通过实时参数检验获取合格时间段和非合格时间段,为动态参数分析提供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压器运行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智能分析终端,通过智能分析终端对变压器运行进行智能分析,生成子端网络分析信号并将子端网络分析信号发送至子端网络分析单元;
子端网络分析单元,当接收到子端网络分析信号后,将电力网络内各个变压器进行分析,将电力网络内的变压器标记为子端,并通过分析获取到常用子端和非常用子端,并将其发送至实时参数检验单元;
实时参数检验单元,在接收到常用子端和非常用子端后,将对应类型的子端进行实时参数检验,且常用子端的检验频率须大于非常用子端的检验频率;通过实时参数检验获取到子端的合格时间段和非合格时间段,并将合格时间段和非合格时间段一同发送至动态参数分析单元;
动态参数分析单元,在接收到合格时间段和合格运行子端编号后,将对应合格运行子端进行动态参数分析;通过动态参数分析获取到动态参数合格信号和动态参数不合格信号,并将动态参数不合格信号发送至参数集对应域分析单元;
参数集对应域分析单元,在接收到动态参数不合格信号后,将对应合格运行子端的运行时间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获取到合格运行子端的影响数据,并根据影响数据分析获取到对应影响数据的对应域,对应域类型分为肯定域和否定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子端网络分析单元的子端网络分析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0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