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后模嵌入式全热侧进胶热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8404.9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热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嵌入式 全热侧进胶热咀 结构 | ||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后模嵌入式全热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主射咀、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前模、后模,所述前模上设置有主射咀,所述后模上设置有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所述主射咀与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通过分流装置连接。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机向所述主射咀注入熔胶,熔胶在通过所述分流装置分流后进入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最后注射到产品所述型腔中,通过在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中直接设置加热器,以保证溶胶在注塑时温度的稳定并提高导热效率。当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只能设计在后模时,有利于在模具设计时减小模具体积,增加产品腔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当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设计于所述后模时,依然可以实现全热注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流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后模嵌入式全热侧进胶热咀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设计中,通常有两种流道系统,一种是冷流道,塑料在模具和流道内冷却,随制品一起取出,另一种是热流道,将传统模具或者三板式模具的浇道与流道经过加热,来保证流道和浇口内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停机后一般不需要打开流道取出凝料,再次开机时重新加热即可。
现有的进胶热咀大都设置在前模上,并且由于单次注塑成型的塑件数量较低,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一种智能后模嵌入式全热侧进胶热咀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后模嵌入式全热侧进胶热咀结构,包括:主射咀、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前模、后模,所述前模上设置有主射咀,所述后模上设置有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所述主射咀与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通过分流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分流板、转接热咀、咀芯,所述主射咀底端设置有所述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底部设置有所述转接热咀,所述转接热咀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咀芯,所述咀芯底部设置有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所述分流板、所述转接热咀、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中均设有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主射咀、所述分流板、所述转接热咀、所述咀芯、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内部均设置有流道并依次连通,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中的所述流道还与型腔连通,所述分流板顶部还设置有上介子,所述分流板的底部还设置有中心垫块。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一侧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咀芯外部设置有浇口司,所述浇口司底部设有第一封胶环,所述第一封胶环套设在所述咀芯的底部,所述第一封胶环底部能与浇口套的顶部接触,所述浇口套设置在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的顶部,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中的所述流道还设置有两个第二封胶环,两个所述第二封胶环分别设置在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中的所述流道的最上端和最下端。
优选的,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还包括:阀针套、阀针套调整块、热咀垫块、封胶阀针、TF矩形弹簧,所述阀针套设置在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的内部,所述阀针套的底部设置有所述阀针套调整块,所述阀针套调整块底部设置有所述热咀垫块,所述封胶阀针与所述一咀多头侧进胶热咀中的所述流道的中部、所述阀针套、所述阀针套调整块、所述热咀垫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封胶阀针的底部与所述TF矩形弹簧顶端连接,所述TF矩形弹簧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后模的底部,所述封胶阀针的顶部能与所述咀芯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前模的一侧还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一箱体、震动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固定板、第一转动杆、齿牙、转盘、安装块、转动轴、第一齿轮、第一齿条、滑轨、第二滑块、第二转动杆、主动轴、扇叶、第一电机、滤网、刷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热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热恒注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8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