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裸露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9281.0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2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汪天宇;赵婷婷;章道勇;张赫然;刘衡秋;徐万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丽华夏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4/15;A01G24/28;A01G25/16;E02D5/74;E02D17/20;E02D29/02;E03B3/02;E03B7/07;E03B7/09;E03B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裸露 岩质边坡 植被 恢复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裸露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治理区修整;正式施工前,将要治理的区域进行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整;S2:设置植物爬藤网;S3:锚杆施工:在大于75°的岩质特陡坡坡面实施;坡面应以上而下钻孔,根据岩性确定钻孔的深度,用水泥浆把自旋树脂锚杆固定于坡面的钻孔内,留出少部分用于挂镀锌格宾多维网笼;S4:砌筑植物生长室、石笼挡土墙,构建系统装置;S5:填充基质;S6:植被配置;筛选优势植物种类时,要求必须耐旱、耐贫瘠,生长速度快、萌芽力及覆盖能力强。本发明集边坡防护,智能化集水、储水和滴灌装置,基质改良,植被配置为一体;保证修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裸露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70%,客观上制约了城市地理空间的扩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地矛盾加剧,并伴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山区城市扩展,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山体开挖,从而形成裸露的岩质边坡,既存在形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又影响城市美观。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成为生态保护的一大难题。随着山体景观植被被的破坏,会使山体边坡更加贫瘠,对自然景观自身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为美化环境,保护植物多样性以及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通过人工对边坡进行近自然植物景观恢复。
我国目前的边坡景观复绿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工程防护措施,二是植被护坡措施。其中传统的工程防护措施是:加固坡面、护面墙、抹面、灌浆、喷射混凝土、挂网喷播等,其优点是可以迅速的防止水土流失,对减轻坡面修建初期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效果较好;其缺点是过于追求强度功效,会降低边坡的美景度,不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会因风刮日晒雨淋而风化,会使后期的维护更加麻烦。而且工程防护措施对山体的景观植被复绿以及土壤改良的效果不好,采用植被护坡措施带来的效果则与之相反,开始时的作用弱,但随着植物的生长,对减轻坡面不稳定性和侵蚀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植被护坡措施是液体喷播、挖沟植草以及三维网绿化等,其优点是能够恢复植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缺点是植物根系只在边坡表面生长,不能长在深层土壤,所以对保护边坡土壤效果不佳;所用植物草本较多,景观持久性差;另外,对于近乎垂直的破坏面的边坡,若不采取工程措施,植物生长基质则难以附着于坡面,植物便无法生长。
目前的专利和研究成果复杂多样,且只针对矿山边坡生态修复的部分问题,目的性过于单一,修复效果不全面,具有生态性差、修复率低、效果短期等问题,不能系统的解决矿山边坡生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边坡防护,智能化集水、储水和滴灌装置,基质改良,植被配置为一体的适用于裸露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构建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裸露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治理区修整;正式施工前,将要治理的区域进行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整;
S2:设置植物爬藤网;
S3:锚杆施工:在大于75°的岩质特陡坡坡面实施;坡面应以上而下钻孔,根据岩性确定钻孔的深度,用水泥浆把自旋树脂锚杆固定于坡面的钻孔内,留出少部分用于挂镀锌格宾多维网笼;
S4:砌筑植物生长室、石笼挡土墙,构建系统装置;
S5:填充基质:根据植被类型、生长所需立地条件的不同,在坡顶植物生长室的种植槽内制备了可再生有机生态栽培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丽华夏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丽华夏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9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谐振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钛棒弯折用防损伤式预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