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243910.7 申请日: 2022-03-11
公开(公告)号: CN114774107A 公开(公告)日: 2022-07-22
发明(设计)人: 聂丽娟;仲海澄;程泉凯;黄小林;熊勇华;江湖;郭亮;魏夏夏;李响敏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02 分类号: C09K11/02;C07D285/14;C09K11/06;G01N21/64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王焕巧
地址: 330000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苯胺 苯基 咪唑 聚集 诱导 发光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基于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分析检测领域,聚集诱导发光微球以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作为AIE分子并通过溶胀法制备,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用于制备定量检测降钙素原免疫层析试纸条,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构包括:PVC底板、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样品垫和吸水垫。聚集诱导发光微球标记的抗降钙素原标记抗体喷涂在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设有检测区(T线)和控制区(C线),分别喷涂特异性标记抗体(包被抗体)和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二抗)。本发明与传统FITC荧光试纸条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4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定量,便于携带,样品用量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PCT)的前体物,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3KD,包括59个氨基酸的N端、32肽的活性CT和21肽的下钙素。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PCT的含量与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全身感染情况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血浆中PCT的水平会明显升高。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因此常被用于包括:(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以及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等方面的临床监测。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简便,廉价的快速检测方法实时定量检测PCT对于临床诊断和后期治疗确定方案具有重大意义。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特异性好、操作简单和费用低等优点,相比于其它方法更能满足现场大批量检测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发展迅猛,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物监测等领域。传统免疫层析方法由于探针信号强度弱而致灵敏度不高,无法满足一些高灵敏的定量检测需求。荧光探针由于信号强度高,发光稳定,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生物成像等领域。聚集诱导发光微球是一种新型荧光探针,由于其聚集或固态荧光增强的性能解决了大部分传统荧光染料浓度淬灭的瓶颈问题,使得这种材料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研究方向。另外,AIE荧光纳米粒子也因其高发光、低毒性、组织穿透力强、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有望成为荧光标记探针的替代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分子作为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溶解在四氢呋喃溶液中,为A液;

(2)将羧基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分散于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中,为B液;

(3)将A液加入丙酮中混匀,再一边搅拌一边加入B液,室温下磁力搅拌10-20h蒸发丙酮至少量,离心得到产物用超纯水洗涤,获得基于双-(二苯胺基-苯基)-苯并[c]硫代咪唑的聚集诱导发光微球悬浮分散于超纯水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为250-350nm;所述步骤(1)中AIE的分子结构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3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