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4130.4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5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C·科赫贝格;M·亨茨勒;A·威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瑞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0;F01N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吕晨芳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机 排气 设备 处理 装置 | ||
1.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的排气处理装置,所述排气处理装置具有:
-通至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的排气通道(12),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构成用于改变流经排气通道(12)的排气流(A)的引导到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下游的第一排气流动路径(16)中和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下游的第二排气流动路径(18)中的排气流份额,第一排气流动路径(16)和第二排气流动路径(18)通至排气排出部(44),
-在排气排出部(44)上游的第一排气流动路径(16)中的SCR催化器布置结构(32),
-液体旁路管路(60),用于将来自相对于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在上游的排气通道(12)中的液体收集区域(62)的液体导出至液体释放区域(64),所述液体释放区域用于将液体释放到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下游的第二排气流动路径(18)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气通道(12)中的液体收集区域(62)具有朝上游方向敞开的并且朝下游方向基本上封闭的液体收集容积(68)和朝液体旁路管路(60)敞开的液体导出开口(8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收集容积(68)环状包围在排气通道(12)中的排气流动容积(66)。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收集容积(68)形成在排气通道(12)的第一排气通道元件(70)的壁(82)和第二排气通道元件(74)的壁(78)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排气通道元件(74)装入第一排气通道元件(70)中,并且液体收集容积(68)形成在第二排气通道元件(74)的壁(78)的在第一排气通道元件(70)中延伸的区段(76)和第一排气通道元件(70)的壁(82)的包围第二排气通道元件(74)的区段(80)之间。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SCR催化器布置结构(32)设置在提供排气排出部(44)的或通至排气排出部(44)的壳体(28)中,并且SCR催化器布置结构(32)的排出开口(42)朝排气排出部(44)敞开,并且第二排气流动路径(18)具有壳体(28)的接纳SCR催化器布置结构(32)的并且通至排气排出部(44)的内部容积(30)。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释放区域(64)朝壳体(28)的内部容积(30)敞开。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气流动路径(16)具有用于将排气从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引导至壳体(28)的第一排气进入部(26)的第一排气导向布置结构(20),SCR催化器布置结构(32)的进入部开口(40)朝壳体(28)的第一排气进入部(26)敞开或/和提供该第一排气进入部,并且第二排气流动路径(18)具有用于将排气从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引导至壳体(28)的朝壳体(28)的内部容积(30)敞开的第二排气进入部(56)的第二排气导向布置结构(54)。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释放区域(64)在壳体(28)上相邻于第二排气进入部(56)设置。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流动路径转换单元(14)具有调节阀瓣布置结构(58)。
11.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设备,所述排气设备具有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排气处理装置(10)。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排气排出部(44)下游设置至少一个排气处理系统(46、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瑞姆有限公司,未经普瑞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41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