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老年人智能安全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5703.5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00 | 分类号: | A47C7/00;A47C7/54;A47C7/62;A47C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张彦 |
地址: | 30160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老年人 智能 安全 座椅 | ||
本发明属于老年人座椅领域,尤其为一种老年人智能安全座椅,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端均固定有用于增强支撑的加强杆,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有垫板,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有靠背架,且所述靠背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在人员需要起身站立时,手部握持把手,手臂向下按压支撑,把手向下滑动,把手通过顶杆推动气管向下滑动,使得吸盘与地面吸附,并经由单向阀排出吸盘内多余的气体,此时,吸盘牢牢吸附在地面上,人员站起的过程中可牵拉把手,把手不会向上滑动,且座椅整体也不会发生倾倒,人员不仅可以通过把手按压支撑,也可通过把手进行牵拉,安全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老年人座椅领域,具体是一种老年人智能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由于老年人的肢体力量不足,在加上老年人的供血能力下降,使得老年人在久坐之后站起时较为费力,且经常容易出现眩晕的现象,因此,老年人在站起时,不仅需要按压支撑把手慢慢站起,在站起后还需要牵拉把手稳定身体,以防摔倒。
现有的座椅固定结构较少,仅依靠支腿放置在地面上,在老年人起身时,需要按压支撑把手慢慢站起,在站起后还需要牵拉把手稳定身体,而普通的座椅在大力的牵拉下,容易发生倾倒,导致老年人摔倒,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老年人智能安全座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年人智能安全座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老年人智能安全座椅,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端均固定有用于增强支撑的加强杆,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有垫板,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有靠背架,且所述靠背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所述靠背架的顶端固定有背板,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均安装有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把手和对称固定在其底面的两个顶杆,所述把手滑动套设在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所述顶杆的底端弹性滑动贯穿所述加强杆,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有气管,所述气管固定在两个所述顶杆底端,所述气管的底端沿长度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个吸盘,所述气管的一端固定有单向阀,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把手的一端均安装有用于放气的放气机构,所述放气机构与所述气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气机构包括卡箍和固定在其内壁的放气管,所述卡箍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放气管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管连接,所述放气管的顶端弹性插接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气机构还包括有卡板和滑动插接在其内壁的拉杆,所述拉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卡板和所述密封塞之间,所述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杆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加强杆上方,所述顶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加强杆和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顶杆通过第一弹簧弹性插接在所述加强杆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的顶端内壁固定有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有用于声光报警的声光报警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有电池。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的顶端外壁开设有用于人员握持的握持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人员需要起身站立时,手部握持把手,手臂向下按压支撑,把手向下滑动,把手通过顶杆推动气管向下滑动,使得吸盘与地面吸附,并经由单向阀排出吸盘内多余的气体,此时,吸盘牢牢吸附在地面上,人员站起的过程中可牵拉把手,把手不会向上滑动,且座椅整体也不会发生倾倒,人员不仅可以通过把手按压支撑,也可通过把手进行牵拉,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津旅泊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5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