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居助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6038.1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8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叶刚;梅先明;何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A61B5/00;A61B5/0205;A61B5/369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吴浩宇 |
地址: | 2153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居 系统 | ||
本发明揭示了家居助眠系统,包括助眠支撑体和助眠检测设备,柔性支撑体内置有体感装置,助眠检测设备包括睡眠数据采集传感器和睡眠监控主机,睡眠监控主机内设有睡眠质量判断模块、智能调节模块,智能调节模块与体感装置相驱动连接。本发明能实现睡眠质量监控与体感装置的关联,实现智能化体感装置调节以适应当前睡眠状态,从而达到助眠提高睡眠质量需求。体感装置能实现声波与振动波的同频谐振,满足面接触舒适度,声波与振动波相协调提高了助眠效果。满足对声波振动波的适应性梯度调节需求,适应各类需求者的智能调度,具备较高地经济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助眠系统,属于睡眠质量监控与改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造成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各式各样,例如:噪声、空气污染、疾病、提神饮品、作息不规律、娱乐干扰、疲劳、心情导致等。生理性反馈主要是植物神经的活跃控制状态,植物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植物神经紊乱这个医学名词或许大家很陌生,但失眠与焦虑症大家就比较熟悉,我们睡眠主要由植物神经系统来进行调节,一般导致我们失眠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交感神经过度亢奋会导致人容易紧张、焦虑、烦躁、不安、心慌、耳鸣等症状,甚至可能伴有濒死感,同时新陈代谢会亢进,消耗能量非常的快;第二种,副交感神经衰弱副交感神经即迷走神经,为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保持冷静、理性处理问题,其与交感神经是对立关系,副交感神经抑制能力的强弱,能直接决定一个人的睡眠好坏;第三种,副交感神经衰弱与交感神经过度亢奋同时存在,使得出现彻夜不眠现象。
目前存在各种各样地睡眠监控设备,一般需要通过多个传感器进行睡眠时各项数据的采集,包括脑电、心电、心率、肌电、皮电、血压、体温、呼吸率、音频、视频等信息数据采用,从而对睡眠质量进行综合评判。而家居式睡眠监控设备一般采集生物电、心率、呼吸率,通过生物电、心率与呼吸率信息进行相应睡眠质量判断,但是此类监控设备仅能进行睡眠质量判断,对睡眠质量改善无促进作用。
而改善睡眠质量需要通过介入性方案实现,例如通过药物、心理干预、助眠设备来实现,其中药物对改善睡眠质量的介入性最强,但是存在一定影响,同时还容易出现一定地抗性与生理紊乱现象,心理干预较难实现直接性干预,很难得到推广,相较药物与心理干预,助眠设备显得更合适。
助眠设备也是种类繁多,目前较为流行的为音频助眠,例如:通过风铃声、风声、雨声等各类声音组合,从而形成助眠声,起到一定地助眠作用。
公开号CN108013680A、CN112021858A、CN204838781U、CN211657811U等中国专利申请揭示了多类助眠设备,包括音乐与振动相结合的体感助眠、音乐声波助眠、加热助眠等,利用声、波、热实现介入,起到一定地助眠作用。
声、波、热对交感神经具备一定地调节作用,能起到交感神经的过度亢奋缓解,从而起到助眠作用,但是传统助眠设备的介入性作用较差,很难根据睡眠者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声、波结合效果较差,限制了体感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助眠设备存在应用单一、体感舒适度差、助眠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家居助眠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家居助眠系统,包括助眠支撑体和助眠检测设备,所述助眠支撑体为支撑并接触人体的柔性支撑体,
所述柔性支撑体内置有用于提供声波与振动波的体感装置,所述助眠检测设备包括用于采集睡眠数据的睡眠数据采集传感器和与所述睡眠数据采集传感器及所述体感装置分别通讯连接的睡眠监控主机,所述睡眠监控主机内设有用于根据所述睡眠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睡眠质量判断的睡眠质量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睡眠质量判断模块的判断数据进行相应智能调节指令生成的智能调节模块,所述智能调节模块与所述体感装置相驱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睡眠数据采集传感器所采集睡眠数据包括至少包括脑电、心率、呼吸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6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