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带负压结构的颌骨囊肿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46302.1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1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程波;赵思语;李程;李妍韵;杨偲偲;杨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广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祝晶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负压 结构 颌骨 囊肿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负压结构的颌骨囊肿引流装置,涉及口腔临床医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活动塞和内部中空设置的引流主体,活动塞的外端设有供引流主体置入安装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引流软管、压缩板以及至少一根记忆金属丝,压缩板与引流软管活动连接;所述引流软管一端与压缩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突伸出引流主体外壁;所述记忆金属丝一端与压缩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引流主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塞的内端设有可与引流软管连通的引流口。本发明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自主引流囊液以及预防术后积血和/或积液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临床医学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带负压结构的颌骨囊肿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颌骨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包括囊肿摘除术和开窗减压术。开窗减压术又称袋形成术,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有效办法,创口较小,可以保护病灶周围重要结构。囊肿开窗减压术后颌骨内囊腔部分空置,囊腔的缩小较为缓慢,术后建立通畅引流能够明显提高疗效。传统处理方式是术后用碘仿纱条填塞囊腔压迫止血,并定期更换以避免“窗口”闭合,这种反复抽取填塞的过程会因较大的摩擦力对患者产生“无法忍受”的疼痛,也会造成口腔异味、感染、经久不愈的瘘管等并发症。
为了减轻范围较大的颌骨囊肿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痛苦,目前临床多采取为开窗减压术后的患者制作囊肿阻塞器的治疗手段,在支撑“窗口”的同时,通过患者定期冲洗囊腔来实现囊液的引流。文献调研结果显示,使用囊肿阻塞器以缩小囊腔的周期长达数月到数十个月不等,主要原因是常规囊肿阻塞器在囊腔内产生的负压效果一般,囊液外排十分缓慢。
因此,如何在囊腔内建立高效的负压引流,缩短治疗周期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带负压结构的颌骨囊肿引流装置,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自主引流囊液以及预防术后积血和/或积液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带负压结构的颌骨囊肿引流装置,包括活动塞和内部中空设置的引流主体,活动塞的外端设有供引流主体置入安装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引流软管、压缩板以及至少一根记忆金属丝,压缩板与引流软管活动连接;所述引流软管一端与压缩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突伸出引流主体外壁;所述记忆金属丝一端与压缩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引流主体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塞的内端设有可与引流软管连通的引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塞为从外端至内端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体。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塞的外端边缘环设有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主体与容纳腔之间以螺纹配合方式或插接卡扣方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板外壁间隔设有多个可与引流主体的内壁接触的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主体的端部设有可与引流口密封接触的密封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记忆金属丝为镍钛合金体。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塞、压缩板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软管为硅胶体,引流软管在压缩前的总容量为0.2-1.6mL。
进一步的,所述记忆金属丝的长度为10-20mm,变态温度为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带负压结构的颌骨囊肿引流装置,在颌骨较大范围的囊肿开窗术后的囊腔内形成负压,实现囊液的高效引流,且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因积血和/或积液引发感染的术后并发症,使术后囊腔的缩小速度更快,缩短治疗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6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