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9175.0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7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诚辉;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1/00 | 分类号: | B01F31/00;B01F35/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陈炜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耦合 柔性 振荡器 及其 驱动 方法 | ||
1.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包括机架和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稳态梁(2)、振荡滑块(8)和热缩驱动器(5);机架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振荡滑块(8);双稳态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机架中部的两侧;初始状态下,双稳态梁(2)处于预弯曲状态,中部凸向机架的其中一端;热缩驱动器(5)在温度升高时长度缩短;两个热缩驱动器(5)的其中一端与双稳态梁(2)的两个侧面分别固定;两个热缩驱动器(5)的另一端与两个振荡滑块(8)分别固定;热缩驱动器(5)的两个接线端子作为该柔性振荡器的振荡信号输出接口;
所述的供电组件包括电源和接线垫片(10);两个接线垫片(10)分别固定在机架的两端,并与两个振荡滑块(8)分别对齐;位于双稳态梁(2)内凹一侧的振荡滑块(8)与接线垫片(10)接触;位于双稳态梁(2)外凸一侧的振荡滑块(8)与接线垫片(10)分离;
两个热缩驱动器(5)的第一接线端子均连接至电源的输出接口的其中一个电极;两个接线垫片(10)均连接至电源的输出接口的另一个电极;两个热缩驱动器(5)的第二接线端子与振荡滑块(8)连接;振荡滑块(8)与对应的接线垫片(10)接触的状态下,对应的热缩驱动器(5)的第二接线端子经由振荡滑块(8)和接线垫片(10)连接至电源的输出接口;热缩驱动器(5)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时开始加热;
双稳态梁(2)采用弹性片,具有两个弯曲稳态,且两个弯曲稳态能够通过施加压力的方式切换;双稳态梁(2)配合两个通电缩短,断电恢复的热缩驱动器,利用恒定电压的输入产生周期性振荡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包括安装基座(1)、定位盖(3)和通风网(4);安装基座(1)中部的两侧开设有相互正对的安装槽;安装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机架的长度方向;双稳态梁(2)的两端分别卡入安装槽中并保持固定;定位盖(3)固定在两个安装槽端部;安装基座(1)的两侧均安装有通风网(4);通风网(4)的外侧或内侧安装有风机,用以为热缩驱动器(5)提供冷却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安装底板(1-1)、安装槽(1-2)、支撑板(1-3)以及圆柱滑轨(1-4);两个安装槽(1-2)安装在安装底板中央位置且对称分布;两块支撑板(1-3)安装在安装底板(1-1)两端;支撑板(1-3)中央设有通孔(1-6);两块支撑板(1-3)的外侧均固定有圆柱滑轨(1-4);两个振荡滑块(8)与两块支撑板外侧的圆柱滑轨(1-4)分别构成移动副;振荡滑块(8)与圆柱滑轨(1-4)之间相互绝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缩驱动器(5)通过风冷或液冷的方式调节加热后的冷却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驱动器(5)呈螺旋弹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驱动器(5)的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驱动器(5)的材质为Al/ZrW2O8复合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稳态梁(2)的两端受压呈现弯曲状;在稳态状态下,双稳态梁(2)的弯曲形状为余弦波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在热缩驱动器(5)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后,热缩驱动器(5)由于长度缩短而对双稳态梁(2)产生的拉力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双稳态梁(2)突破稳态的受压阈值。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热电耦合的柔性振荡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预设的振荡周期,设定电源的输出电压以及热缩驱动器(5)的冷却条件,使得热缩驱动器(5)通电时的加热速率与断电时的冷却速率保持一致;热缩驱动器(5)通电时的加热速率越快,则输出的振荡信号的振荡周期越小;
步骤二、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的热缩驱动器(5)加热开始缩短,对双稳态梁(2)的中部产生拉力;双稳态梁(2)受到的拉力达到双稳态梁(2)保持稳态的受压阈值时,双稳态梁(2)由其中一个弯曲稳态骤变为另一个弯曲稳态;此时,原本形成闭合回路的热缩驱动器(5)断电,原本断电的热缩驱动器(5)通电,断电的热缩驱动器(5)开始冷却,通电的热缩驱动器(5)开始加热,直到双稳态梁(2)的稳态再次切换,以此循环往复,两个振荡信号输出接口输出相位差180°的振荡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91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