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硝化无色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9420.8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6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申卫收;杨思琪;高南;于心纯;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G3/90;C12R1/025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乔炜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 无色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硝化无色杆菌及其应用。该反硝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YSQ030,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850。本发明分离得到的反硝化无色杆菌氧化亚氮减排效果强,且在胁迫环境中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可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等农田土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株反硝化无色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温室气体,可输送到平流层,导致臭氧层破坏,引起臭氧空洞。氧化亚氮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属于痕量气体,但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较长,同时氧化亚氮百年尺度上单分子的增温潜势 (GWP) 是CO2的265倍(IPCC,2014),氧化亚氮浓度的增加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农业源是氧化亚氮重要的排放源,农业排放的氧化亚氮约占全国氧化亚氮排放总量的58%,且逐年增长。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大量投入是大气中氧化亚氮的浓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减排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方法主要有施肥管理(含施肥时间与方式、施肥量、肥料类型等)、使用硝化抑制剂、科学耕作、添加生物质炭、接种具有氧化亚氮减排效应的微生物等。其中,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相比其它方法进行氧化亚氮减排,更加经济、易于操作。
目前可用于土壤氧化亚氮减排的微生物菌株较少,大多采用氧化亚氮还原菌,其作用单一,仅能实现氧化亚氮减排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土壤氧化亚氮减排功效的微生物菌株品种单一,且对农田土壤作用单一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硝化无色杆菌,能有效实现氧化亚氮减排、同时提高作物产量。
本发明的一种反硝化无色杆菌,其分类命名为反硝化无色杆菌(
本发明提供了该反硝化无色杆菌在制备微生物菌剂中的应用。
具体的,上述微生物菌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所述反硝化无色杆菌接入pH为7.2-7.5的发酵培养基中,26±2℃培养,至活菌数达到2亿/毫升或2亿/克以上,即得所述微生物菌剂。
其中,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5.0克/升、牛肉浸粉3.0克/升、硝酸钠0.3 mM和丁二酸钠 4.4 mM,溶剂为水;发酵培养基也可以为胰蛋白胨10.0克/升、酵母浸粉5.0克/升、氯化钠10.0克/升、硝酸钠0.3 mM和丁二酸钠 4.4 mM,溶剂为水;发酵培养基也可以为胰蛋白胨10.0克/升、麦芽糖5.0克/升、氯化钠10.0克/升、硝酸钠0.3 mM和丁二酸钠 4.4 mM,溶剂为水;发酵培养基也可以为大豆蛋白胨10.0克/升、蔗糖10.0克/升、氯化钠5.0克/升、硝酸钠0.3 mM和丁二酸钠 4.4 mM,溶剂为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反硝化无色杆菌在制备生物有机肥中的应用。
具体的,生物有机肥采用上述微生物菌剂接种至有机肥制备得到;其中,微生物菌剂的接种比例为每克有机肥接种1毫升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反硝化无色杆菌在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中的应用,以及在改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的应用。
以上农田或土壤为水稻或玉米的农田、土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从水塘芦苇根际土中分离得到一株微生物菌株,该微生物菌株经生化鉴定为反硝化无色杆菌,该反硝化无色杆菌氧化亚氮减排效果强,在高盐、碱性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可以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可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等农田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9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