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变形热调整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3762.7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泽泽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D27/04;B22D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变形 调整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变形热调整模具,涉及铸件模具技术领域,包括热调整定模和热调整动模,所述热调整定模的顶部与热调整动模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热调整动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液管,所述热调整定模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液压起模装置,且所述液压起模装置的输出端与热调整动模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热调整定模、热调整动模、液压起模装置、冷却脱模机构以及预热机构等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模具进行铸件的制造时,由于模具的自然温度较低,容易出现成型难、铸件粘模的问题,而且铸件熔液温度变化过大,冷热应力会造成模具损坏,以及铸件在模具内降温成型时间较长,影响铸件的成型制造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变形热调整模具。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件在生产过程中经历打箱、冒口切割预热、冒口切割、热处理、焊补等影响其变形的工序,因此需要相应的热调整模具进行铸件的成型制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模具进行铸件的制造时,由于模具的自然温度较低,容易出现成型难、铸件粘模的问题,而且铸件熔液温度变化过大,冷热应力会造成模具损坏,以及铸件在模具内降温成型时间较长,影响铸件的成型制造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件变形热调整模具,为了解决模具进行铸件的制造时,由于模具的自然温度较低,容易出现成型难、铸件粘模的问题,而且铸件熔液温度变化过大,冷热应力会造成模具损坏,以及铸件在模具内降温成型时间较长,影响铸件的成型制造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铸件变形热调整模具,包括热调整定模和热调整动模,所述热调整定模的顶部与热调整动模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热调整动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注液管,所述热调整定模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液压起模装置,且所述液压起模装置的输出端与热调整动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热调整定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冷却脱模机构,所述热调整动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预热机构,所述冷却脱模机构包括有冷却液循环箱、流通管、定模循液管和水泵,所述定模循液管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密封连接管,所述密封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动模循液管,所述动模循液管的内部设置有阻流调速构件,所述预热机构包括有电热箱、导热板、动模导热杆和定模导热杆,所述电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极板和电加热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液循环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灌注管,所述冷却液循环箱的顶部开设有排汽孔,所述冷却液循环箱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冷却液循环箱的内部且与冷却液循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流通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流通管的外表面与热调整定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流通管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液循环箱的内部且与冷却液循环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利用冷却液循环箱、流通管和排汽孔的配合,通过冷却液的循环进行模具的降温。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模循液管的底端与流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定模循液管的外表面与热调整定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循液管的外表面与热调整动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管的外表面底端与定模循液管的顶部内壁密封适配,通过冷却液循环箱、流通管、定模循液管和水泵,进行冷却液的循环吸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流调速构件包括有阻流板、铰杆和弹片,所述铰杆的外表面与动模循液管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铰杆的外表面与阻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片的一端与动模循液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与阻流板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流板的外表面靠近铰杆的一端开设有泄流孔,所述泄流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阻流板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导流弧槽,所述阻流板的外表面远离铰杆的一端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波形板,利用泄流孔、调节槽及波形板调节冷区液的通过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泽泽,未经王泽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3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