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54269.7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3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廷玉;袁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武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B65H6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包线 表面 异物 监控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侧;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设于所述收卷机构与所述壳体之间,且与所述收卷机构相连;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与所述监控机构相连;其中,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检测组件;扫描组件,所述扫描组件设于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收卷机构之间;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扫描组件与所述收卷机构之间,通过设置监控机构和报警机构,并与收卷机构配合,不仅能完成对膜包线的卷绕回收,而且利用检测组件和扫描组件,能对膜包线表面进行多次且全面的检测,从而能在状况发生时及时警示工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膜包线是由无氧铜杆或电工圆铝杆经一定规格的模具挤压或拉拔后退火处理的导线,再在铜铝导体上绕包2-3层聚酯薄膜或+电工用无纺布作绝缘层的绕组线,该产品耐压较好,主要用于空心电抗器及其它类似电器设备的绕组。
膜包线在包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膜包线表面粘附异物和破口的情况时而发生,当膜包线表面粘附异物和破口时,对膜包线的性能有较大影响,但是,现有的膜包线生产工序中没有设置专用的检测设备对膜包线表面异物进行检测,一般多采用人工检测,采用人工检测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存在诸多不便,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包括:壳体;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侧,用于驱动膜包线移动并实现膜包线的回收;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设于所述收卷机构与所述壳体之间,且与所述收卷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收卷机构实现对膜包线表面异物的检测;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壳体相连,且与所述监控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监控机构进行预警;其中,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配合膜包线移动中的压力变化检测膜包线表面的异物;扫描组件,所述扫描组件设于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收卷机构之间,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完成对膜包线表面的扫描;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扫描组件与所述收卷机构之间,用于配合所述收卷机构驱动所述扫描组件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置运行时,收卷机构能驱动所述膜包线进行移动,并完成对膜包线的收卷,而膜包线在收卷过程中,检测组件与膜包线表面接触,当膜包线表面存在异物或破口时,检测组件与该部位接触时会导致压力数据发生变化,并通过报警机构进行警示,扫描组件能对被检测后的膜包线进行再次检查,通过对膜包线表面进行拍摄,并对拍摄画面进行扫描,当存在问题时通过报警机构进行报警,而扫描组件在传动组件和收卷机构的配合下能驱动所述扫描组件旋转,从而使得扫描组件能对膜包线进行全面的检测,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检测,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通过设置监控机构和报警机构,并与收卷机构配合,不仅能完成对膜包线的卷绕回收,而且利用检测组件和扫描组件,能对膜包线表面进行多次且全面的检测,从而能在状况发生时及时警示工作人员,避免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保证了膜包线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中检测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中壳体的内部俯视图。
图4为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膜包线表面异物监控报警装置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武电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武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4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