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上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4618.5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9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辉;刘扬;张家晖;张畅斌;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捷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激发 采集 系统 | ||
1.一种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荧光激发与增强模块、荧光滤光模块、荧光输出接口、支撑基片,所述荧光激发与增强模块包括矩形波导、Y型分束波导、槽波导、Y型合束波导四个部分;所述矩形波导具有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所述Y型分束波导具有一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所述槽波导是一对相互平行的矩形波导,具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出端;所述Y型合束波导具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所述滤光模块具有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所述荧光输出接口具有一个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至下游器件的接口端;所述光源模块、荧光激发与增强模块、滤光模块、荧光输出接口,从左向右依次连接布局于支撑基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基片包括过渡层与异质结衬底层,两层紧密贴合,所述过渡层在上方,为III族氮化物;所述异质结衬底层在所述过渡层下方,为蓝宝石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为氮化铝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为可见光激光器,或者,所述光源模块为单模光纤跳线,通过光纤将激光导入荧光激发与增强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波导的宽度是190~210nm,高度是280~32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槽波导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波导间的狭缝槽宽度是35~6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分束波导的两个输出端之间的夹角是10~15度,Y型合束波导两个输入端之间的夹角是10~1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滤光模块是一个光子晶体阵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子晶体阵列宽度是190~210nm,高度是280~320nm,是在矩形波导上面等间距的镂空了20~30个圆柱形孔洞,两个圆柱形孔洞中心的间距是130~40nm,圆柱形孔洞的直径是60~75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厚度是0~20nm。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荧光激发与采集系统,所述荧光输出接口的接口端为光纤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连接,作为整个系统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捷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南京捷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46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