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冷却喷管的精准测试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55477.9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6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许林;刘勇;马超;王楠;邓尧鑫;涂宏海;陈洪书;张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5/04;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冷却 喷管 精准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活塞冷却喷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冷却喷管的精准测试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基座、地脚、机油加注柱、活塞冷却喷管、喷管固定柱和喷嘴定位柱,所述基座的顶部中间固定有所述机油加注柱,所述活塞冷却喷管包括主管、连接管路和喷嘴,两根所述主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喷管固定柱的顶端;若干所述连接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的内端连通,所述喷嘴的输出端若干对准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测试孔,所述喷嘴固定于所述喷嘴定位柱顶部。本发明结构简单、精度高,不需要专门的气、电辅助设备,可以在活塞冷却喷管装配前进行打靶确认并进行调节,效率较高,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售后维修,产品研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活塞冷却喷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塞冷却喷管的精准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为防止发动机活塞过热而引起活塞的熔化、变形等故障,大部分发动机都采用带内冷油道的活塞,并利用从活塞冷却喷管喷射出的机油对活塞进行强制冷却,大幅度的提高了发动机的可靠性。由于活塞冷却喷管本身的制造精度不足、运输过程导致变形等原因,活塞冷却喷管所喷射的机油落点如果不能完全落在活塞内冷油道孔口上,就达不到活塞最佳的冷却效果。为消除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发动机安装活塞冷却喷管的前,必须进行活塞冷却喷管打靶测试,以保证活塞冷却喷管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后的喷射机油落点的准确性。
目前,大批量生产时,一般采用专用的打靶测试设备对活塞冷却喷管位置进行确认,而在小批量生产、研发阶段装配、售后维修,由于没有专用的打靶设备,无法在装配前对活塞冷却喷管位置进行确认,只能在装配缸体、活塞、连杆、曲轴等零件后再用机油打靶,这样就需要专用的工具将缸体固定后进行打靶测试,而且需要在测试后清洗缸体、曲轴等零件,否则影响后续零件的装配,维护困难,成本增加较多,效率很低,无法满足小批量试生产的需求。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塞冷却喷管的精准测试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活塞冷却喷管的精准测试装置及其方法,从而克服现有的需要完成缸体、活塞、连杆等装配打靶,导致试验过程维护困难,成本增加较多,效率很低的缺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冷却喷管的精准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地脚、机油加注柱、活塞冷却喷管、喷管固定柱和喷嘴定位柱,
所述基座呈方形结构,其底部四个角上固定有所述地脚,所述基座的顶部中间固定有所述机油加注柱,所述机油加注柱的两侧设有若干所述喷管固定柱和喷嘴定位柱,所述活塞冷却喷管包括主管、连接管路和喷嘴,两根所述主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喷管固定柱的顶端,另一端通过空心螺栓与所述机油加注柱内部的注油孔相连;若干所述连接管路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的侧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喷嘴的内端连通,所述喷嘴的输出端若干对准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测试孔,所述喷嘴固定于所述喷嘴定位柱顶部,所述测试孔设置于所述喷嘴定位柱的前方。
所述机油加注柱由底柱和顶柱组成,所述底柱的截面呈两端为半圆形的方形结构,所述底柱的高度与所述喷嘴定位柱的高度相同;所述底柱的后端顶部设有所述顶柱,所述顶柱呈圆柱形结构,其高度与所述喷管固定柱的高度相等。
两根所述主管的两侧设有喷管固定板,所述喷管固定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定位销,所述喷管固定板的前端设有用于所述第一定位销穿过的定位孔,其后端形成向上弯曲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内壁处形成与所述主管外径相同的倒圆角,所述主管的外壁与所述折弯部的内壁相连。
所述喷嘴的内端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喷嘴定位柱的顶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连接板,所述固定块的后端底部设有连接孔,其前端底部设有连接销,所述喷嘴定位柱的顶部后端设有用于插入所述连接孔的第二定位销,其顶部前端设有用于所述连接销插入的销孔;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底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另一端与所述喷嘴的内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5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