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6060.4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8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吴仙斌;乔永民;李虹;乔金;李富营;苗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刘奉丽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石墨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焦炭进行煅烧、粉碎,得到焦炭粉体;其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50-1200℃;
S2、将所述焦炭粉体进行结构定型处理,得到人造石墨生料;
S3、将所述人造石墨生料进行石墨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焦炭为石油焦、煤焦和沥青焦的一种或多种;
和/或,所述焦炭为非针焦和/或针状焦;
较佳地,所述焦炭为石油非针焦和/或石油针状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00-1100℃,例如650℃或1000℃;
和/或,所述煅烧在热处理设备中进行,所述热处理设备为罐式炉、隧道窑、梭式窑、回转炉、回转窑或箱式炉;
和/或,所述粉碎采用机械破碎设备进行粉碎,所述机械破碎设备为辊压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焦炭粉体的粒径为4-18μm,较佳地为8-15μm,更佳地为8-9μm或9-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人造石墨生料的结构为单颗粒结构、二次颗粒结构、或者单颗粒与二次颗粒复合结构;
当所述人造石墨生料的结构为单颗粒结构时,所述结构定型处理的操作较佳地包括:将所述焦炭粉体预石墨化处理;
较佳地,所述预石墨化处理的温度为900-1200℃,例如1200℃;
较佳地,所述预石墨化处理在热处理设备中进行,所述热处理设备为罐式炉、隧道窑、梭式窑、回转炉、回转窑或箱式炉;
当所述人造石墨生料的结构为二次颗粒结构时,所述结构定型处理的操作较佳地包括:将混合料搅拌加热,所述混合料包括所述焦炭粉体和沥青;
较佳地,所述焦炭粉体和所述沥青的质量比为100:(8-20),例如100:12;其中,所述沥青的软化点较佳地为150-300℃,例如250℃;
较佳地,所述搅拌加热在搅拌加热的设备中进行,所述搅拌加热的设备为卧式釜或者回转窑;
较佳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50-700℃,例如650℃;
较佳地,所述加热的时间为120-480min,例如30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温度为2600-3000℃,例如2800℃;
和/或,所述石墨化处理在石墨化炉中进行,所述石墨化炉较佳地为连续式石墨化炉、坩埚式石墨化炉或厢体式石墨化炉;
和/或,在所述石墨化处理之后包括混料、除磁和筛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还包括:S4、将步骤S3得到的物料进行碳包覆处理;所述碳包覆处理是将步骤S3得到的物料与碳包覆剂混合,热处理,碳化;
较佳地,所述碳包覆剂为沥青或者大分子聚合物,更佳地为沥青,其中,所述沥青的软化点较佳地为150-300℃,例如250℃;当所述碳包覆剂为沥青时,步骤S3得到的物料与所述沥青的质量比较佳地为100:(2-7),例如100:3.5;
较佳地,所述热处理在热处理设备中进行,所述热处理设备为卧式釜或者回转窑;
较佳地,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50-650℃;
较佳地,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200-300min;
较佳地,所述碳化的设备为辊道窑;
较佳地,所述碳化的温度为900-1200℃,例如1150℃;
较佳地,在所述碳包覆处理之后还包括混料、除磁和筛分。
8.一种人造石墨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石墨材料由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为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60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