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芦荟大黄素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6584.3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如;刘慧;国师榜;陈启超;张逸博;刘占悝;李亮;陈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领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8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芦荟 黄素 制备 防治 非洲 猪瘟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芦荟大黄素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兽药领域。本发明发现,芦荟大黄素对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具有显著的抗非洲猪瘟病毒活性并呈剂量依赖关系。芦荟大黄素可以作为有效成分制备防治非洲猪瘟的新药,其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具体涉及芦荟大黄素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virus,ASFV) 引起的流行性传染病。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出现,之后蔓延至欧洲、南美和亚洲等地区。
芦荟大黄素是一种从芦荟叶中提取出的蒽醌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比如大黄、芦荟和决明子等,研究发现芦荟大黄素具有许多药理活性,例如抗肿瘤、抗氧化、抗癌和抗血管生成。此外,芦荟大黄素还被证明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芦荟大黄素的化学名称为1.8-二羟基-3-羟甲基蒽醌,分子式:C15H10O5,相对分子质量:270.2369,芦荟大黄素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目前未见芦荟大黄素抗非洲猪瘟病毒作用的研究报道,也未见公开的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外发现,天然产物芦荟大黄素能够显著抑制ASFV结构蛋白p30的表达,从而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能够起到抑制ASFV感染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天然产物芦荟大黄素在制备抗ASFV药物,以及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上述发明目的的实现,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首先利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芦荟大黄素对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的毒性,确定其安全工作浓度。随后,利用建立的ASFV细胞感染模型,评价芦荟大黄素对感染ASFV的PAM细胞的保护效果。评价方式主要为荧光定量PCR(qPCR)试验、半数红细胞吸附(HAD50)试验、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等。
本发明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发现芦荟大黄素具较低的细胞毒性作用,芦荟大黄素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半数细胞毒性剂量(CC50)为15.5μM。
本发明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发现芦荟大黄素具有显著的抑制ASFV结构蛋白p30表达、抑制ASFV复制的作用,抑制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芦荟大黄素体外细胞试验中抗 ASFV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1.1μM。
本发明提供了天然产物芦荟大黄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ASFV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以芦荟大黄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效成分配以辅助剂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在抗ASFV或防治非洲猪瘟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制剂为注射剂、粉剂、颗粒剂、片剂等兽医临床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本发明用于防治非洲猪瘟具有如下优点:
1、芦荟大黄素在体外对ASFV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在1.1μM的浓度下还具有显著的抗ASFV活性,表明其具有高效的抗ASFV作用。
2、芦荟大黄素具较低的细胞毒性作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半数细胞毒性剂量(CC50) 为15.5μM,在高于有效浓度10倍以上的情况下才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作用。
3、芦荟大黄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产物,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在开发防治非洲猪瘟新药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6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铜肽双剂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动卸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