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双硫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57880.5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6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邓怡;黄义宣;梁坤能;黄依玲;谢克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33/245;A61K33/34;A61K38/44;A61K41/00;A61P17/02;A61P31/04;C01G3/12;C01G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黄芷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伤口 愈合 双硫异质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双硫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双硫异质结材料包括硫化铋、硫化铜、聚多巴胺、以及氧化酶;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制备硫化铋、制备硫化铋硫化铜异质结、向硫化铋硫化铜异质结上负载氧化酶三步。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硫异质结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可以产生局部过高热,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菌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在较短时间内泄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该过程作用时间较短,因此细菌适应时间短,不易产生耐药性;同时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还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能有效的消杀病原细菌,起到很好的抗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双硫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排泄和调节体温等作用,是阻止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一旦皮肤出现伤口,就有可能出现伤口感染并且长时间难以愈合。目前临床治疗伤口感染以清创术和抗生素联合治疗为主。但是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耐药细菌的产生,并且存在伤口感染复发的可能,从而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危及人体健康。因此,制备出一种有效消杀细菌且不产生耐药性的同时能促进伤口愈合的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硫化氢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的增长、迁移。目前硫化氢的制备主要以无机的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为主,但是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生物毒性较强,且无抑菌作用。因此,选择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抗菌作用的硫化氢来源是十分重要的。硫化铋是具有海胆状的金属硫化物,具有较多的光催化位点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被应用于光催化等领域,但是其光热性能较差,且单一硫化铋的抗菌能力较低。硫化铜是球状的金属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光热和光动力性能,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能够产生局部过高热和大量活性氧,已经被证实具有显著消杀细菌的效果,但是单一硫化铜的生物毒性较强,对正常细胞的损伤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双硫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双硫异质结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抗菌显著,且促进伤口愈合速度较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双硫异质结材料,包括硫化铋、硫化铜、聚多巴胺、以及氧化酶。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酶为乳酸氧化酶或葡萄糖氧化酶。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双硫异质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硫化铋
将一定量五水合硝酸铋和L-半胱氨酸混合,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将溶液置于水热釜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取出进行离心,得沉淀物,烘干即得硫化铋;
步骤2:制备硫化铋硫化铜异质结
S21:将氯化铜和硫化铋按照铋元素与铜元素质量比1:0.5~1混合,加水溶解后加入表面活性剂;
S22: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9.0后,边搅拌边加入还原剂并反应5分钟;
S23:向步骤S22中溶液缓慢添加硫化钠溶液,并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浑浊溶液,离心后将沉淀干燥,得硫化铋硫化铜异质结,即双硫金属异质结粉末;
步骤3:向硫化铋硫化铜异质结上负载氧化酶
S31:称取一定量的盐酸多巴胺溶解于Tris溶液(pH=8.6)中;
S32:将双硫金属异质结浸没于所述S31配制的溶液中,并置于恒温摇床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除去上清液,保留沉淀;
S33:向所述步骤S32得到的沉淀中滴入氧化酶,然后冷冻干燥即得到双硫异质结材料;所述氧化酶为乳酸氧化酶或葡萄糖氧化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离心的时间均为10分钟,转速均为80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7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