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试纸条制备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264062.8 申请日: 2022-03-17
公开(公告)号: CN114409775A 公开(公告)日: 2022-04-29
发明(设计)人: 王桂军;王蓓;阚莹;张淼;吕炫;朱英奇;曹守林;王晴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6/10 分类号: C07K16/10;C12N5/20;G01N33/577;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8
代理公司: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代理人: 邓勇
地址: 230001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鸭坦布苏 病毒 单克隆抗体 及其 试纸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是由保藏号为CCTCC NO:C202221的杂交瘤细胞株B9D10G10分泌产生的单克隆抗体B9D7B8G10,能与鸭坦布苏病毒囊膜糖蛋白结构域3蛋白特异性结合。杂交瘤细胞株B9D10G10的保藏号为CCTCC NO:C202221。本发明公开了上述鸭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制备检测鸭坦布苏病毒的产品中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鸭坦布苏病毒的试纸条。本发明利用获得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DTMUV ED3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鸭坦布苏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试纸条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不容易出现漏检,是鸭坦布苏病毒检测方法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病毒疫病诊断技术和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异性结合鸭坦布苏病毒囊膜糖蛋白结构域3(ED3)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检测鸭坦布苏病毒的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爆发了一种感染鸭的新型黄病毒传染病,该病毒主要感染蛋鸭和种鸭,引起蛋鸭产蛋量急剧下降,严重者绝产甚至死亡,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后经各实验室研究确定该病毒为鸭坦布苏病毒(DTMUV)。鸭坦布苏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鸭坦布苏病毒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宿主种类广泛,可在鸡、鸭、鹅等群体中广泛传播,在早期的研究中,有报道指出可以在鸭场中工作人员体内检测到相关病毒抗体及RNA,以上研究表明,鸭坦布苏病毒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因此,开展鸭坦布苏病毒的相关研究十分必要。

鸭坦布苏病毒粒子结构和基因组与其他黄病毒基本一致,病毒共编码3种结构蛋白[衣壳蛋白(capsid,C)、膜蛋白(membrane,M)、囊膜蛋白(envelope,E)]和7种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包括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

与其他黄病毒E蛋白类似,DTMUV E蛋白是位于病毒表面具有高度保守的病毒结构,在病毒与受体结合、宿主细胞进入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在病毒致病性和抗原性方面。E蛋白经过多肽链的折叠形成三个功能不同的结构域:结构域(domain I,EDI)、结构域2(domain II,ED2)和结构域3(domain III,ED3)。EDI结构域是E蛋白的中心结构,为特异性具有中和活性的抗原表位。ED2由不连续的氨基酸序列形成交叉反应表位,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中和和非中和抗体。ED3是黄病毒中和抗体的主要靶标抗原,属抗原表位富集区,具有典型的免疫球蛋白样结构,也是病毒识别受体的主要区域,能够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特异性免疫。

有多项研究表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等黄病毒的ED3蛋白在诊断,抑制病毒感染中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同时,在病原侵染时,ED3蛋白作为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对免疫机体能够产生一定保护作用。

建立高效特异的检测方法是预防与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鸭坦布苏病毒的检测可以通过观察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测方法。目前实验室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血清学方法。病毒分离鉴定是最常规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从病鸭组织器官中收集病料,将病料处理后接种SPF鸡胚,收取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连续传代后即可分离到鸭坦布苏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针对鸭坦布苏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RT-PCR、套式PCR、荧光定量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对于黄病毒属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等。

以上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但都需要专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和相关实验仪器,检测时间长,工作量大,成本高,对于基层工作环境的临床样本检测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40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