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纸质蜂窝板制造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6006.8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韩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黄杰 |
主分类号: | B31D3/00 | 分类号: | B31D3/00;B31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质 蜂窝 制造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纸质蜂窝板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纸质蜂窝板制造加工工艺,由一种蜂窝板制造贴面复合机械配合完成,该蜂窝板制造贴面复合机械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T型结构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滑块并固定安装有升降模块,升降模块上转动安装有转动盘,转动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支撑框架。现有的蜂窝板制造方式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高,同时人工手动贴合容易使纸板与蜂窝状芯材无法对齐影响成品纸质蜂窝板的质量。本发明可以自动化的实现纸板与蜂窝状芯材的贴合,解决了现有纸质蜂窝板制造方式中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质蜂窝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质蜂窝板制造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蜂窝板是由两块较薄的面板,牢固地粘结在一层较厚的蜂窝状芯材两面而制成的板材,亦称蜂窝夹层结构,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能提高抗压强度,一般多用于制作各类托盘、衬垫、包装板、包装箱等;纸质蜂窝板是发达国家兴起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本低廉的一种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它具有轻、强、稳、保温、隔热、防震等诸多优点。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蜂窝板都是纸质蜂窝板,在使用时通常是将蜂窝状芯材裁切成指定的尺寸,再将裁切成指定尺寸的纸板贴合在蜂窝状芯材的两侧即可完成纸质蜂窝板的制造,但现有的纸质蜂窝板在制造时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将裁切好的纸板与蜂窝状芯材对齐并贴合,通过这种制造方式制造纸质蜂窝板的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高,同时人工手动贴合容易使纸板与蜂窝状芯材无法对齐,影响成品纸质蜂窝板的质量,这种情况给蜂窝板的制造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纸质蜂窝板制造加工工艺,由一种蜂窝板制造贴面复合机械配合完成,该蜂窝板制造贴面复合机械包括固定底座,所述的固定底座为凹型结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前方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T型结构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滑块的上端并固定安装有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上转动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上安装有四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分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两端均开设有倾斜面,同一所述支撑框架内的所述压条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固定底座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相接触。
所述固定底座上并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框架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顶部开设有矩形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推杆,所述弹簧推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且位于所述第三气缸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凹型结构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二滑槽并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层,所述固定底座上并位于两个所述托板中任意一个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开设有胶水槽,所述胶水槽内填充有粘黏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压条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弹簧插杆,所述弹簧插杆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材质的垫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滑槽内转动安装有两个对称的传动丝杠,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和辅助通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所述螺纹通孔和所述辅助通孔的开设位置相互交错,两个所述传动丝杠分别穿过一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所述螺纹通孔和另一块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所述辅助通孔,且所述传动丝杠与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所述螺纹通孔之间通过螺纹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的传动丝杠上均套设有螺纹套管,两个所述传动丝杠上的所述螺纹套管的安装位置相互交错,两个所述螺纹套管分别插设在对应设置的所述辅助通孔内,所述辅助通孔的内壁上均匀插设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螺纹套管外壁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黄杰,未经韩黄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6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楼层智能垂直配送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尼龙筒子纱及其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