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平衡的湖泊漂浮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6237.9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2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陆钰涵;张凯文;金光球;唐洪武;田宇航;连子旭;宋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9/06 | 分类号: | B63B39/06;B63B39/03;H02J7/35;B63H5/08;B63B34/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湖泊 漂浮 平台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平衡的湖泊漂浮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上设有消能系统、平衡系统、动力系统和供电系统;其中,所述消能系统包括重球,所述重球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中心,与所述平台本体通过若干柔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平衡系统包括两个侧翼,所述两个侧翼分别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两侧部。本发明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起到维持平台稳定,保障平台各个系统正常运作的作用,具有稳定,高效,适用范围广,经济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漂浮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平衡的湖泊漂浮平台。
背景技术
湖面水动力条件复杂,现有维持小型平台的平稳运作的技术经济成本较为高昂,而且小型平台易受到波浪影响倾覆,难以在复杂条件下保持自身稳定,保证平台上各个系统正常运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平衡的湖泊漂浮平台。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平衡的湖泊漂浮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上设有消能系统、平衡系统、动力系统和供电系统;其中,所述消能系统包括重球,所述重球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中心,与所述平台本体通过若干柔性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平衡系统包括两个侧翼,所述两个侧翼分别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两侧部。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设置为电动式升降。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上设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重球通过所述柔性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平台本体的中心和四角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消能系统还包括减摇水舱,所述减摇水舱设于所述平台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侧翼设置为电动折叠式。
优选地,所述平衡系统还包括两个舭龙骨,所述两个舭龙骨分别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两侧部,且位于所述侧翼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至少设于所述平台本体两侧后部的两个螺旋桨。
优选地,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平台本体中后部的一个螺旋桨。
优选地,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顶部,与蓄电池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起到维持平台稳定,保障平台各个系统正常运作的作用。本平台可在科研和商业方面得到应用。例如本平台可以搭载水样提取与分析装置,适用于水质状况分析。也可以搭载游客,方便垂钓爱好者进入湖泊垂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静止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运动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右视图(静止状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静止状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静止状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球收起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球释放图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翼折叠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翼展开示意图;
图中,1、蓄电池;2、减摇水舱;3、侧翼;4、螺旋桨;5、舭龙骨;6、柔性连接件;7、第三电机;8、重球;9、太阳能板;10、数据线盒;11、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6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