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线头顶尾轧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0119.5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马岩;王辉;曹立棋;徐成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2 | 分类号: | B21B37/72;B21B4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张渲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头 轧制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线头顶尾轧制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扎线U型输送架、绕线台、悬挂架、升降式转动绕线机构和两个成品输送台,U型输送架上部靠近轧线进口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下部固定安装有热金属检测仪,U型输送架上部靠近轧线出口端位置安装有升降式轧辊,升降式转动绕线机构固定安装在悬挂架上部,两个成品输送台之间形成有输送槽口,输送槽口中安装有轧线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安装在轧线U型输送架的热金属检测仪来检测钢轧线的尾部信号,测算出钢轧线头部咬入升降式轧辊的时机,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损耗;钢轧线绕盘结束后,通过轧线传动机构能够将轧线盘拖至成品输送台上,从而节约轧线盘转移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轧线头顶尾轧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冶金行业的轧线轧制间隔时间较长,轧制间隔时间越长,即轧机空转时间越长,造成水、电、气等能源损耗越大,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且轧线盘卷结束后,需要对轧线盘进行转移,目前大多采用机械爪进行转移,其工序间隔时间较长,节奏较慢,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线头顶尾轧制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轧线头顶尾轧制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扎线U型输送架、绕线台、悬挂架、升降式转动绕线机构和两个成品输送台,所述U型输送架上部靠近轧线进口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横梁,第一横梁下部固定安装有热金属检测仪,所述U型输送架上部靠近轧线出口端位置安装有升降式轧辊,所述热金属检测仪通过PLC控制升降式轧辊的启停,所述绕线台固定安装在U型输送架的轧线出口端位置,所述悬挂架固定安装在绕线台上,所述升降式转动绕线机构固定安装在悬挂架上部,所述绕线台表面在升降式转动绕线机构一侧位置开设有缺口,两个所述成品输送台分别固定安装在缺口两侧位置,两个成品输送台之间形成有输送槽口,输送槽口中安装有轧线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轧线U型输送架内均匀活动安装有多个输送托辊,轧线U型输送架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用于驱动多个输送托辊转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式轧辊包括第二横梁、第一液压油缸、U型板和压辊,所述第二横梁固定安装在轧线U型输送架上部,第一液压油缸固定安装在第二横梁顶部,所述压辊活动转动安装在U型板开口中,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U型板固定连接,所述热金属检测仪通过PLC控制第一液压油缸的伸缩。
优选地,所述升降式转动绕线机构包括第二液压油缸、绕线盘、圆柱电机、伸缩卡线机构和转轴,所述第二液压油缸固定安装在悬挂架顶部,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轴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下端与圆柱电机固定连接,圆柱电机下端的输出端与绕线盘固定连接,绕线盘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伸缩卡线机构安装在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轧线传动机构包括齿链、两个齿轮和凸出杆,两个所述齿轮分别转动安装在输送槽口两端位置,两个齿轮通过齿链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成品输送台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其中一个齿轮转动,两个所述凸出杆分别固定安在齿链两端位置。
优选地,所述伸缩卡线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和卡板,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电动伸缩杆的活塞轴伸出于安装孔,所述卡板上端与电动伸缩杆的活塞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凸出杆位于缺口内时,该凸出杆上端伸出于缺口上部。
优选地,所述成品输送台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U型架,U型架中活动安装有圆柱滚轴。
轧线头顶尾轧制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安装在轧线U型输送架的热金属检测仪来检测钢轧线的尾部信号,经过PLC计算钢轧线尾部与升降式轧辊的中心线距离,测算出钢轧线头部咬入升降式轧辊的时机,通过PLC控制开始第一液压油缸降速,降速幅度可以在电脑操作画面上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01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