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用胶砂试样养护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0491.6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9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宇;高涵;赵献辉;蒋琳琳;孟令超;王婷;苏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仁爱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保定国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301636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粉煤 灰聚物 材料 用胶砂 试样 养护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用胶砂试样养护监测装置,包括用于对水泥胶砂进行养护的养护箱本体,所述养护箱本体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使工作人员对其内部水泥胶砂试样进行监测的透明视窗,所述养护箱本体内部设有分层机构,此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用胶砂试样养护监测装置,人工只需通过透明视窗,进而可以快速的对箱体内部的水泥胶砂的状态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在箱体内部设有的分层机构,从而可以对多个水泥胶砂试样进行分层支撑,同时在工作人员需要取放其中一层水泥胶砂时,在导入机构的连接下,能够保证其余层水泥胶砂相对密封的状态,进一步的保证其余层水泥胶砂的温度与湿度的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用胶砂试样养护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热电厂为了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不会将整块整块的煤直接燃烧。首先需要把煤炭研磨成粉状。煤粉在炉膛中呈悬浮状态燃烧,燃煤中的绝大部分可燃物都能在炉内烧尽,而煤粉中的不燃物(主要为灰分9)大量混杂在高温烟气中。这些不燃物因受到高温作用而部分熔融,同时由于其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大量细小的球形颗粒。在锅炉尾部引风机的抽气作用下,含有大量灰分的烟气流向炉尾。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一部分熔融的细颗粒急冷后呈玻璃体状态,这些玻璃体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在引风机将烟气排入大气之前,上述这些细小的球形颗粒,经过除尘器被分离收集起来,即为粉煤灰。
胶砂,应该专指软练法检测水泥强度时按标准稠度用水量制备的水泥浆、细骨料用标准石英砂,的拌合物,胶砂的试块28天强度代表被测水泥的强度此;
目前现有的水泥胶砂在进行制备时,需要对其水泥基材料抗渗测试,如现有的专利申请号:CN202011625366.X,公开了一种基于粉煤灰机制砂砂浆抗渗测试的密封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因此需要将水泥胶砂制备好,并分别检测其抗渗性能,而现有的水泥胶砂在模具中装定成型后,将其放置在养护箱中进行养护,而现有的养护箱在对水泥胶砂进行养护时,需要分别将水泥胶砂放置在养护箱中较长的时间,如初次需要24小时成型,成型后,则进行拆模,将成型后的水泥胶砂放入养护盒,再在养护箱中养护三天,而该过程中,耗时较长,同时人工监测胶砂的状态需要时打开箱门,造成养护箱中较多温度以及湿气的流失,同时现有的养护箱其保温管均设置在养护箱内壁上,且养护箱在不定时的打开时,容易造成养护箱开口处的温度以及湿气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水泥的养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用胶砂试样养护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用胶砂试样养护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碱渣增强粉煤灰聚物材料用胶砂试样养护监测装置,包括用于对水泥胶砂进行养护的养护箱本体,所述养护箱本体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上设有使工作人员对其内部水泥胶砂试样进行监测的透明视窗;
所述养护箱本体内部设有分层机构,所述分层机构用于对水泥胶砂进行支撑;
所述分层机构靠近箱体开口处的一侧安装有导入机构,且导入机构与箱体底部气流通道连通,所述导入机构使箱体开口处温湿度分布均匀,所述箱门转轴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且角度传感器与分层机构和导入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层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在箱体内部多个水泥胶砂支撑机构;
所述水泥胶砂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一层的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相互之间设有密封机构,靠近所述箱体开口处的支撑柱外侧设有定位柱;
所述箱体上设有同步驱动多个密封机构运行的驱动件;
所述导入机构与多个定位柱连接;
位于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用于对水泥胶砂进行支撑的固定支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仁爱学院,未经天津仁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0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