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铝板的连续铸轧设备及其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0539.3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何显平;田锦芳;赖胜彬;张玉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20;B22D1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7 | 代理人: | 田常娟 |
地址: | 553040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连续 设备 及其 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铝板的连续铸轧设备及其轧制方法,所述设备包括铸嘴夹具和轧辊,所述铸嘴夹具包括壳体、压板以及调节压板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轧辊包括转动设置的辊体,所述辊体内部开设有内腔,辊体内部位于内腔的外侧开设有环形腔。本发明通过改变铸嘴夹具中铝液的加热体积对铝液温度进行调控,不仅能够提高铸嘴夹具的保温性能,还可以实现不同区域温度差异化调整;本发明还通过对轧辊的冷却系统进行改进,实现低温水的均流分布,同时提高低温水与铝液的换热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轧辊两端温度分布不均以及低温水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铸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产铝板的连续铸轧设备及其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铸轧是直接将金属熔体“铸造及轧制”成半成品坯或成品材的一种新工艺。这种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其结晶器为两个带水冷系统的旋转铸轧辊,熔体在其辊缝间完成凝固和热轧两个过程,而且在很短的时间(2~3s)内完成。
在铝合金铸轧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铸嘴夹具和轧辊,并且需要对经过铸嘴的铝液温度进行控制,现有技术中不仅铸嘴夹具缺少温度控制单元,而且轧辊两端温度分布不均以及低温水与铝液换热效率低下,导致铸轧成型后的铸轧板板型较差、厚度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铝板的连续铸轧设备及其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不仅铸嘴夹具缺少温度控制单元,而且轧辊两端温度分布不均以及低温水与铝液换热效率低下,导致铸轧成型后的铸轧板板型较差、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铝板的连续铸轧设备,用于将铝液铸轧成铸轧板,包括铸嘴夹具和轧辊,所述铸嘴夹具包括壳体、压板以及调节压板移动的调节组件,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供铝液流通的液体通道,所述压板滑动安装于液体通道中,控制调节器调节压板在液体通道中的滑动位置,以使液体通道高度改变,调节液体通道内部铝液的加热体积,液体通道高度改变时,单位时间内通过液体通道的铝液体积改变,也即,铝液的流量改变;所述压板设有对铝液进行加热的升温段,当铝液流量改变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升温段的铝液体积改变,从而改变经过升降段的铝液温度,铝液在铸轧前的温度差异是影响铸轧后板型的关键因素,通过控制铸轧前铝液的温度,对铸轧后的板型进行调节,以使板型符合预期生产指标;
所述轧辊包括转动设置的辊体,所述辊体内部开设有内腔,辊体内部位于内腔的外侧开设有环形腔,环形腔包括:
下腔体,所述下腔体用于接收低温水;
与下腔体连通的上腔体,所述上腔体用于接收低温水换热后的高温水,排水该高温水,下腔体和上腔体连通并共同组成环形腔,下腔体作为对铝液进行降温的冷却段用于接收低温水,低温水不断流入下腔体后逐渐向上涌入上腔体中,在辊体旋转过程中,下腔体和上腔体交替转换,但低温水自下腔体涌入上腔体中的流向保持不变,由于流入下腔体中的低温水与铝液换热后升温成高温水,因此涌入上腔体中的是升温后的高温水,在连续铸轧过程中,环形腔中低温水与高温水不断进行热交换,但热交换需要时间,且随着水流的不断流动,下腔体中的水温始终低于上腔体,从而使下腔体中水流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轧辊还包括:
设置于辊体内部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用于通入冷却水;
转动安装于辊体内部的进水环,用于将进液管中的冷却水导入下腔体;
与进水环结构相同的排水环,所述排水环与辊体转动连接,用于将上腔体中换热后的高温水导入排液管;以及
设置于辊体内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用于排出高温水,由进液管流入的低温水不断流入进水环中,随后由进水环流入下腔体中,下腔体内部的低温水与铝液进行热交换后升温成为高温水并逐渐流入上腔体内部,最后流入排水环,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0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