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除尘灰输送设备与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8206.5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7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呈义;潘仁湖;田青;江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8 | 分类号: | C21C5/38;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 |
地址: | 364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尘灰 输送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除尘灰输送设备及输送方法,所述输送设备包括仓泵、进料阀、平衡阀、出料阀、储气罐以及灰仓;所述进料阀设于所述灰仓的出料口与所述仓泵的进料口之间,所述平衡阀设于所述仓泵的第一顶部接口并与灰仓的顶部连接;所述仓泵配置有一次气阀组件、二次气阀组件、三次气阀组件,所述一次气阀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仓泵底部的流化室两侧连接,所述二次气阀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仓泵的第二顶部接口连接,所述三次气阀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仓泵的前端输送管道连接,所述一次气阀组件、二次气阀组件、三次气阀组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储气罐的出口管道连接。该输送设备可实现转炉除尘灰稳定顺畅下料,以及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环保的密闭输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灰尘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对转炉除尘系统所收集的除尘灰进行输送的设备。本发明还涉及采用所述设备对除尘灰进行输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600多座转炉,现如今在新建及改建的转炉中,由于干法除尘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资源利用高、能耗小、除尘效率高等非常明显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转炉一次烟气除尘方法采用此种技术。
在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中,通过静电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经静电除尘器底部刮板式输灰机转运、通过斗提机或者短距离气力输送收集到细灰灰仓中,再通过汽车外运进行二次利用。细灰灰仓的灰一般采用真空罐车或通过粉尘加湿机加湿后装车两种运输方式。但转炉由于其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导致转炉除尘器收集的灰粘性大、流动性差,且灰的密度大,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运输时存在较多的问题。
如果采用真空罐车运输,则一次性投资高,需要多辆车轮流运输,厂内运输量大;而且,罐车装灰时间长,效率低。
如果采用粉尘加湿机加湿后装车运输,虽然一次性投资较低,但粉尘加湿效果差,容易造成卸灰装置堵灰或二次扬尘,且汽车运输增加道路抛洒,污染环境;而且,这种运输方式自动化程度低,由于转炉灰灰质特殊经常需人工根据下灰状况敲打灰仓促进下灰,现场经常需要派专人进行巡检和值守,人工干预较多。此外,危险性较大,由于灰温高,同时灰里夹杂着少量的煤气,易爆燃。
如今随着钢铁行业的大力发展,其污染现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重视,钢厂要求完成实现无组织排放治理目标,灰仓外排车拉运输的形式对生产现场的环境及安全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生产操作中的难点,而现有输送装置无法很好的满足转炉除尘灰的输送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除尘灰输送设备,以解决现有输送设备在输送转炉灰时所存在的问题,实现转炉除尘灰稳定顺畅下料,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环保的密闭输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设备对转炉除尘灰进行输送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除尘灰输送设备,包括仓泵、进料阀、平衡阀、出料阀、储气罐以及灰仓;所述进料阀设于所述灰仓的出料口与所述仓泵的进料口之间,所述平衡阀的一端与所述仓泵的第一顶部接口连接,另一端通过平衡管连接所述灰仓的顶部;所述仓泵配置有一次气阀组件、二次气阀组件、三次气阀组件,所述一次气阀组件的一端经气管与所述仓泵底部的流化室两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出口管道连接;所述二次气阀组件的一端经气管与所述仓泵的第二顶部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出口管道连接;所述三次气阀组件的一端经气管与所述仓泵的前端输送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出口管道连接;所述出料阀的一端与所述仓泵的出口连接,所述出料阀的另一端与助吹器连接,所述助吹器配置有助吹气阀组件,所述助吹气阀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助吹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气罐的出口管道连接;所述助吹器经输送管道与终端仓连接。
可选地,设有清堵料阀;所述清堵料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送管道,另一端经清堵管与所述灰仓顶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清堵料阀连接于距离所述出料阀5m以内的输送管道。
可选地,所述输送管道安装有压力变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8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