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8405.6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优;林海佳;赖桃辉;任启峰;赵材波;喻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8 | 分类号: | F25B9/08;F25B41/20;F25B41/42;F25B43/00;F25B41/30;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顺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还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能够在所述冷凝器的集液管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出口管路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所述蒸发器内的积液在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处混合增压进入所述蒸发器内。根据本发明,喷射器节流降压的膨胀功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系统更加节能、且无需针对积液抽吸设计相应的控制部件,有效杜绝蒸发器底部易出现储液现象,提高制冷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同时积液被抽吸参与到制冷循环中,提高了蒸发器的制冷剂循环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有些制冷系统没有设计气液分离器。为了防止蒸发器内的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通常回气总管连接于蒸发器的集气总管内可能的最高液面之上,但这就容易造成集气总管底部内容易存留液态制冷剂和润滑油,因为底部支路的制冷剂流量小、流速低,无法携带足够的液态制冷剂和/或润滑油向上流动,运行时间过长后造成集气总管底部容易累积液态制冷剂和滞留部分润滑油。当这些液体高度逐渐上升,底部分路容易形成液封,所能通过的制冷剂流量更少,从而导致蒸发器底部形成“储液”现象,显然这些液体制冷剂内部也将容留更多的润滑油,容易造成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量不足、回油不足现象。
相关技术中提出在蒸发器的集气管组件底部连接回液管到回气总管,以通过压差作用把集气管底部存留的液体抽吸返回压缩机,但这一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1)停机静置后,空调制冷系统的高低压会逐渐实现压力平衡,高压端会挤压液体制冷剂往蒸发器堆积,则蒸发器底部的制冷剂液体容易通过回油管直接返回压缩机吸气管、甚至到达压缩机油池,在下一次的启动过程中将会造成压缩机带液启动、容易液击等;2)规定了回液管的管径大小,并没有提到回液管的长度设计问题,仅提出了回液管的管径设计原则。实际设计时需要根据压差和回流量的大小来确定回液管的管径大小和长短,回液管径小或者回液管越长则回流量越小,可能无法实现安全回流,最终还是会造成制冷剂液体和润滑油部分堆积在蒸发器底部。有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回油电磁阀,增加回液管和单向阀,实现回油的同时能实现回液,但回油毛细管的节流减压的膨胀功没有回收利用,不利于系统节能。
另外,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经常携带有气体,气体容易影响节流装置的节流效果和运行稳定性,需要尽量保证纯液体进入节流装置,因此分离气液后再进行节流膨胀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空调制冷系统中由于压缩机吸气口未设置气液分离器,在蒸发器的底部或者蒸发器的集气管底部易出现储液现象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元件、蒸发器顺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还包括喷射器,所述喷射器能够在所述冷凝器的集液管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出口管路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所述蒸发器内的积液在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处混合增压进入所述蒸发器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与所述蒸发器的集气管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设有单向阀;和/或,以安装方位为准,所述蒸发器和/或集气管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集液管的顶部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包括与所述集气管的管底连通的引入管段,所述引入管段伸出所述集气管的管底之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具有进液管、出液管及出气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集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入口连通,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安装方位为准,所述蒸发器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储液罐的顶部高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出口通过分液部件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分液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出口连通的分液头以及处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分液头之间的多根并联的分液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8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