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机不断浇快换中间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8936.5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涛;黄岗;余杰;胡庭与;周鸿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11/22;B22D11/10;B22D4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李弱萱 |
地址: | 4012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机 不断 浇快换 中间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炼钢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铸机不断浇快换中间包的方法,监控旧中间包内的钢水重量,并根据钢水重量关闭水口进行停浇,快速移走旧中间包;旧中间包移走后,向结晶器车内加入连接件,确认连接件加成功后将铸坯拉至结晶器下口并加入冷铁;加好连接件后,升烘烤器,移动新中间包到浇铸位进行对中,完成更换;同时在新中间包移动过程中,降低结晶器内冷却水流量,降低拉速,防止钢水冷却过快。换包过程中,降低结晶器水流量,降低拉速,有效控制坯壳收缩,避免铸坯变硬过度弯曲,避免发生漏钢事故,实现了不停机更换中间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铸机不断浇快换中间包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连铸机为了降低成本以及提高铸机作业率,在中间包到达使用寿命时,需要进行中间包快换操作,在中间包快换时铸坯拉速停止,而铸坯仍旧处于喷淋不断、结晶器水连通持续冷却的状态,如果中间包快换时间过长,冷却过大,极可能由于铸坯冷却过度,使铸坯变硬造成滞坯,使生产中断,甚至可能造成冻坯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中间包快换的问题,提供一种连铸机不断浇快换中间包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铸机不断浇快换中间包的方法,监控旧中间包内的钢水重量,并根据钢水重量关闭水口进行停浇,快速移走旧中间包;旧中间包移走后,向结晶器车内加入连接件,确认连接件加成功后将铸坯拉至结晶器下口并加入冷铁;加好连接件后,升烘烤器,移动新中间包到浇铸位进行对中,完成更换;同时在新中间包移动过程中,降低结晶器内冷却水流量,降低拉速,防止钢水冷却过快。
进一步,在中间包更换前,将大包旋转到水平位等待,新中间包更换好后,大包立刻转包到浇注位进行多流开浇,开浇成功后将结晶器冷却水流量恢复至正常水量。
进一步,各流停车时间超过8min时,将连铸机上对应该流的二次冷却水关闭。
进一步,当旧中间包中钢水剩余8~10吨时,升旧中间包车并逐流断流,最终控制旧中间包中剩余钢水4~6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监控旧中间包内的钢水重量,根据钢水重量进行断流;快速移走旧中间包,同时在结晶器内加入连接件,新中间包开到浇铸位,对新中间包进行对中,实现中间包替换;换包过程中,降低结晶器一次冷却水流量,降低拉速,有效控制坯壳收缩,避免铸坯变硬过度弯曲,避免发生漏钢事故,实现了不停机更换中间包。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连铸机不断浇快换中间包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8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