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9867.X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严石友;徐浩;包建新;胡斌;王春明;陈强;刘斌;龙勇;殷祥;蒲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唐洪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tbm 原位 旋转 平移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顶升机构(1),所述垂直顶升机构(1)设置于盾构机(2)的侧壁上,所述垂直顶升机构(1)用于调节盾构机(2)与支撑台(3)之间的竖向距离;还包括移动调节装置(4),所述移动调节装置(4)设置于所述盾构机(2)的下方,所述移动调节装置(4)用于旋转和移动盾构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顶升机构(1)对称设置于所述盾构机(2)的两侧,且沿所述盾构机(2)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组垂直顶升机构(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顶升机构(1)包括支座(1a),所述支座(1a)设置于盾构机(2)的侧壁上,所述支座(1a)的下端设有升降装置(1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调节装置(4)包括托架平台(4a),位于所述托架平台(4a)的下方设有滚轮装置(4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装置(4b)包括架体(4b1),所述架体(4b1)的下端均匀布置有若干滚轮(4b2),所述滚轮(4b2)与所述架体(4b1)采用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4b1)的两端均设有拉杆(4b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平台(4a)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装置(4c),且所述旋转装置(4c)绕所述托架平台(4a)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台(3)上设有反力支座(3a),且所述反力支座(3a)与所述旋转装置(4c)相对设置;通过旋转装置(4c)与反力支座(3a)抵接用于提供推动盾构机(2)旋转的反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平台(4a)的端部设有移位装置(4d);所述支撑台(3)上设有反力支座(3a),且所述反力支座(3a)与所述移位装置(4d)相对设置;通过移位装置(4d)与反力支座(3a)抵接用于提供推动盾构机(2)移动的反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3)为混凝土平台,所述混凝土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预埋板(3b),所述反力支座(3a)与所述预埋板(3b)固定连接。
10.一种盾构或TBM原位旋转、平移顶进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隧道底部浇筑支撑台(3),在支撑台(3)上设置预埋板(3b),在预埋板(3b)上固定连接反力支座(3a);
步骤2)在盾构机(2)的两侧分别设置垂直顶升机构(1),垂直顶升机构(1)伸出,在盾构机(2)的下方设置滚轮装置(4b),在滚轮装置(4b)与盾构机(2)之间设置托架平台(4a);垂直顶升机构(1)收缩,将盾构机(2)放置于托架平台(4a)的上端;
步骤3)在托架平台(2)两侧分别设置旋转装置(4c),通过旋转装置(4c)的伸出端与反力支座(3a)抵接,推动托架平台(2)旋转,调节盾构机(2)的移动方向;
步骤4)在托架平台(2)端部设置移位装置(4d),通过移位装置(4d)的伸出端与反力支座(3a)抵接,推动托架平台(2)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98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