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推进引纬装置的织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0627.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巧;李定;贺雨晨;柯滨滨;梅顺齐;陈振;孟凡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7/27 | 分类号: | D03D47/27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推进 装置 织机 | ||
1.一种自动推进引纬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递纬夹(5)、递纬夹推出装置(6)、压夹器装置(7)、滑块(8)、滑轨(9)、夹纬器(11)和纬线(20);
所述递纬夹(5)设置于滑块(8)内预设的矩形槽内,递纬夹(5)与滑块(8)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纬线(20)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滑块(8)内与递纬夹(5)连接;
所述夹纬器(11)设置于滑块(8)内,位于递纬夹(5)的侧面;
所述递纬夹推出装置(6)安装于支架(15)上,递纬夹推出装置(6)的一端连接有递纬夹推出器(610),递纬夹推出器(610)与递纬夹(5)连接;
所述递纬夹(5)靠近支架(15)的一侧设置有簧片(51);
所述压夹器装置(7)设置于滑轨(9)的下方,压夹器装置(7)的一端连接有压夹器支架(71),压夹器支架(71)上通过第一开口销(72)安装有压夹器(73),压夹器(73)的前端贯穿滑块(8)上预设的调节槽(82)与递纬夹(5)接触,完成递纬夹(5)的张开和闭合运动;
所述递纬夹推出器(610)包括支撑板(611)、推杆连接孔(612)、加强筋(613)和销子连接孔(614),所述支撑板(611)上开设有推杆连接孔(612),加强筋(613)位于推杆连接孔(612)的下方倾斜设置于支撑板(611)上,支撑板(611)上宽下窄,支撑板(611)的底部开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销子连接孔(614),两组销子连接孔(614)内均安装有销钉(615),销钉(615)贯穿滑块(8)上的推进槽(83)与递纬夹(5)活动连接;
所述递纬夹推出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1)、驱动电机支架(62)、驱动齿轮(63)、推杆(64)和螺栓(65),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2)安装在驱动电机(61)上,所述驱动齿轮(63)和推杆(64)依次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2)内,所述驱动电机(61)通过第一联轴器(66)与驱动齿轮(63)连接,驱动齿轮(63)的内环处与推杆(64)连接,推杆(64)的另一端与递纬夹推出器(610)连接,螺栓(65)贯穿递纬夹推出器(610)上的推杆连接孔(612)与推杆(6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推进引纬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4)包括螺纹杆(641)、调节块(642)和连接块(643),所述螺纹杆(641)、调节块(642)和连接块(643)依次连接,螺纹杆(641)与驱动齿轮(63)的内环处螺纹连接进行横向移动,连接块(643)的直径大于螺纹杆(641)的直径,连接块(643)与递纬夹推出器(610)通过螺栓(6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推进引纬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642)上设置有四个卡槽(644),四个卡槽(644)呈十字交叉状设置,所述驱动电机支架(62)的内壁上对应四个卡槽(644)处设置有四个卡条(645),卡条(645)与卡槽(644)横向滑动配合,卡条(645)与卡槽(644)限定推杆(64)的运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推进引纬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夹器装置(7)还包括调节电机(74)、调节电机支架(75)、调节齿轮(76)和调节杆(77),所述调节齿轮(76)和调节杆(77)依次设置于所述调节电机支架(75)内,所述调节电机支架(75)安装在调节电机(74)上,所述调节电机(74)通过第二联轴器(79)与调节齿轮(76)连接,调节杆(77)与调节齿轮(76)连接的一端表面设置有螺纹,调节杆(77)与调节齿轮(76)螺纹连接,以驱动调节杆(77)前后移动,所述调节杆(77)的另一端与压夹器支架(71)通过第二开口销(7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推进引纬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夹器(73)的前端呈开口楔子形状,其开口端(731)为斜切面设计,压夹器(73)内壁的长度小于压夹器(73)外壁的长度,所述压夹器(7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递纬夹(5)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推进引纬装置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端(731)的斜切角度范围为三十度到四十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06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