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2318.8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4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娟;代玉立;甘林;兰成忠;阮妙鸿;郑秀琴;黄伟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C12Q1/18;C12Q1/02;A01G7/06;C12R1/77;C12R1/64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病害 病原菌 快速 微量 接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用灭菌刀片在玉米植株中部叶鞘和/或茎秆处切一小口,利用滤纸片将病原菌接入伤口,并对接种病菌的玉米植株进行保湿培养。该接种方法可满足玉米茎部多种病害多种病原菌致病力快速检测,可用于玉米品种苗期抗病性筛选、病菌防治药剂筛选,用于玉米苗期和成株期茎杆纤维组织抗茎腐病能力检测,对于开展病菌致病力、多样性、品种抗性筛选、病害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取材容易、成本低廉、病菌微量、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病原菌人工接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接微量种法及其在病菌防治药剂筛选、病菌致病性测定、玉米品种抗性筛选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玉米茎部病害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病害,包括由多种镰孢菌侵染引起的茎腐病、鞘腐病,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茎腐病,由丝核菌引起的纹枯病,由病原细菌侵染引起的茎腐病、顶腐病等多种病害。引起玉米茎部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多,而针对当前在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致病力检测方面研究较少。在人工接种方面,茎腐病多采用田间成株期土壤埋菌法,但发病时间需要30天之久;纹枯病多采用田间植株叶鞘病菌接触法,接种5-7天便可知病菌是否有致病力;鞘腐病据文献记载主要采用田间成株期玉米叶鞘病菌孢子液灌注法,接种15-30天后才可调查发病结果,但该方法在接种过程中,为了让菌液更容易进入叶鞘,常用手向一侧轻拉叶片,由此造成叶鞘易拉伤,拉伤处常有病斑出现,而在叶鞘其余部份发病不稳定或不明显,直接影响病菌致病力大小判断。田间这些病菌的人工接种方法工作量大,发病效果易受田间多变环境条件影响,且发病时间长,不适宜病菌致病力快速检测和筛选。探讨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接种法,对于开展病菌致病力检测、多样性研究,玉米品种抗病性测定及病害防治药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快速微量接种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种前玉米植株切口处理;
2)利用滤纸片将病原菌接入伤口;
3)接种后的保湿处理。
上述步骤1)具体为:用灭菌刀片向下45度角斜切玉米植株中部叶鞘和/或茎秆,切口深度0.1cm。
上述步骤2)具体为:在PDA培养基平板中央接种病原菌菌饼,在距离接种点2cm处放置直径为0.5cm的无菌滤纸小圆片,25℃黑暗条件下培养,至真菌菌丝和/或孢子长满滤纸片,随后用无菌镊子取出滤纸片置于无菌培养皿内,常温下晾干10-15分钟,得到携有目标真菌性病原菌的滤纸片接种体,并将滤纸片接种体斜插入玉米植株切口处。
上述步骤2)还可以为:将直径为0.5cm的无菌滤纸小圆片插入玉米植株切口处,并向滤纸片上滴加30μL孢子浓度为1×106~5×106个/ml的真菌病菌孢子悬浮液或30μL浓度为1~10×108cfu/ml的细菌菌悬液。
上述步骤3)具体为:将接种后的玉米植株用透明保鲜膜覆盖保湿培养2~3天。
上述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微量接种法在病菌防治药剂筛选中的应用。
上述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微量接种法在病菌致病性测定中的应用。
上述一种玉米茎部病害病原菌微量接种法在玉米品种抗性筛选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2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配件生产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控深孔深度可视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