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件打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2670.1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朱首宇;叶从庆;庄铠菡;郑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41/02;B24B41/06;B24B49/12;B24B55/04;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件打磨设备,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X轴直线模组、龙门、YZ向两轴直线模组、精雕机头、加工平台、工装夹具,所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衔接在X轴直线模组两端,所述X轴直线模组上方架设有龙门,所述龙门上设置有YZ向两轴直线模组,所述YZ向两轴直线模组上设置有精雕机头,所述X轴直线模组上承载有加工平台。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铝件打磨设备,通过物料车与接驳站台配合实现自动接驳功能,在上料机械手前端设计自动进料站实现自动料盘拆分功能,在精雕机头上设计碎屑隔离机构延长设备寿命,用气动滑块为精雕机头间接增扭目的,实现铝件打磨的高度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件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铝件产品粗加工成型后需要进一步实施倒角打磨处理,主要采用人工方式实现对料件的上料搬运、下料搬运、夹具定位及精雕控制等动作,存在劳动强度高、加工效率慢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件打磨设备,通过物料车与接驳站台配合实现自动接驳功能,在上料机械手前端设计自动进料站实现自动料盘拆分功能,在精雕机头上设计碎屑隔离机构延长设备寿命,用气动滑块为精雕机头间接增扭目的,实现铝件打磨的高度自动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件打磨设备,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X轴直线模组、龙门、YZ向两轴直线模组、精雕机头、加工平台、工装夹具,所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衔接在X轴直线模组两端,所述X轴直线模组上方架设有龙门,所述龙门上设置有YZ向两轴直线模组,所述YZ向两轴直线模组上设置有精雕机头,所述X轴直线模组上承载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设置有工装夹具,所述精雕机头与工装夹具相互匹配。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外侧设置有自动进料站,所述自动进料站活动对接有物料车,所述自动进料站由设置在机架外侧的接驳站台、交接平台、移载滑台、堆盘提升机、料盘分离机构组成,所述接驳站台上设置有交接平台,所述交接平台前后衔接物料车和移载滑台,所述移载滑台对接到堆盘提升机,所述堆盘提升机顶端对接到料盘分离机构,所述料盘分离机构与上料机械手对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x轴直线模组外包围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底部对称设置有朝下开口,所述x轴直线模组与加工平台之间通过一w型吊臂相连,所述w型吊臂绕经朝下开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龙门上设置有包围yz向两轴直线模组的保护板,所述yz向两轴直线模组沿线设置有门轨,所述门轨内设置有移门,所述移门连接在yz向两轴直线模组上沿y轴水平滑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装夹具由仿形基座、定向增扭压块、短滑轨、气缸、辅助压块、缸罩组成,所述仿形基座预留有正侧作业面和旁侧作业面,所述正侧作业面匹配有定向增扭压块,所述定向增扭压块活动设置在短滑轨上并后接气缸,所述旁侧作业面匹配有辅助压块,所述辅助压块后接气缸,所述气缸均密封设置在缸罩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车由型材车架、触发块、行走脚轮、导向轮、边缘定位销、料盘、叠装销柱、尼龙仿形座组成,所述接驳站台边缘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型材车架下部设置有对应接近开关的触发块,所述型材车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脚轮,所述行走脚轮内侧水平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配合接驳站台,所述型材车架上部通过边缘定位销限位举托料盘,所述料盘通过叠装销柱多片叠装,所述料盘上均布有尼龙仿形座,所述尼龙仿形座间开设有若干定位销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交接平台由门架、顶升气缸、交接托板组成,所述移载滑台前端两侧竖立门架,所述门架吊装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上水平连接交接托板,所述交接托板上设置有适配物料车的外围定位销。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移载滑台由电机、线轨、盘架、同步带组成,所述电机通过带轮与架设在线轨上的盘架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盘架上设置有对角线定位销,所述盘架与交接平台配合互不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坤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2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