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发创伤患者急救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2909.5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廉亚平;孙右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52;A61G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简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8 | 代理人: | 王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发 创伤 患者 急救 固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发创伤患者急救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固定装置包括框架与固定部件,框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框架上设有支撑件,固定部件包括安装件和托架,安装件上设有移动件支撑件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侧设有齿条,另一侧滑动设有托板,支撑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移动支撑杆的齿轮,支撑杆上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第一直槽,托板的一侧设有竖杆,移动件上滑动设有底座,底座上转动设有固定轴。本发明固定装置,框架安装调节方便,适合不同患者使用,支撑件固定稳定,支撑稳定,安装件调节方便,使绑带便于对患者进行固定,托架支撑患者头部,稳固对患者进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发创伤患者急救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多发创伤是指在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可使人体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较严重损伤。这些创伤可以相互影响,生理紊乱较为严重。多发创伤的治疗步骤,一般分成现场的识别与急救运送;急诊室或医疗点的抢救与复苏;进一步检查与准确诊断和建立最后治疗方案。迅速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 在急救现场进行。
传统急救设备,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固定,在移动转运患者时,会导致患者二次受伤,造成严重后果,现有的急救设备,患者固定位置调节不变,不便于调节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发创伤患者急救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不便于固定及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发创伤患者急救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框架与固定部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框架上设有支撑件,固定部件包括安装件和托架,安装件上设有移动件。
所述支撑件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一侧设有齿条,另一侧滑动设有托板,支撑件的一侧设有用于移动支撑杆的齿轮,支撑杆上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调节杆,调节杆上设有第一直槽,托板的一侧设有竖杆。
所述移动件上滑动设有底座,底座上转动设有固定轴,移动件的一侧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孔,底座与固定轴之间设有锁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安装槽,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第一固定块的两端设有安装杆,安装杆的一端设有圆槽,安装杆的一侧设有开口槽,圆槽内设有螺纹孔,安装杆上设有第一把手,第一把手的一端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设有方形杆,方形杆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直杆,第一直杆的一侧设有卡合块,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圆杆和放置槽,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合杆,第一固定块上设有第一卡合孔。
所述方形杆与开口槽配合,螺纹杆与螺纹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结构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二固定块上设有固定杆,第二固定块上设有导杆。
所述固定杆与导向槽配合,导杆与导向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两端与安装槽连接,支撑杆的两端设有可移动的第二连接块,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L形槽,齿轮的一侧设有插杆,插杆的一端设有与齿轮连接的第一弹簧,支撑件内设有多边槽,齿条与支撑件滑动连接,调节杆与安装柱转动连接。
所述多边槽与插杆配合,第二连接块与第一滑槽配合,齿条与齿轮配合,竖杆与第一直槽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未经郑州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医疗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2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