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氧核糖核酸酶I活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4404.2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东亮;赵文梦;刘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翌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44 | 分类号: | C12Q1/4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朱华庆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氧 核糖 核酸酶 活性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I活性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以小牛胸腺DNA或者环状双链DNA为模板,利用标准脱氧核糖核酸酶I进行酶解反应,终止酶解反应,在酶解产物中加入dsDNA定量试剂Picogreen,测定荧光值,绘制标准曲线;以小牛胸腺DNA或者环状双链DNA为模板,加入待测脱氧核糖核酸酶I进行酶解反应,终止酶解反应,在酶解产物中加入dsDNA定量试剂Picogreen,测定荧光值,根据上一步的标准曲线,计算待测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酶活。本发明通过检测酶解产物的荧光信号来快速测定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活性,无放射性污染,具有简便、快速、高灵敏等优点,可用于高通量、自动化的聚合酶活筛选。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I活性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是一种可以消化单链或双链DNA产生单脱氧核苷酸或单链或双链的寡脱氧核苷酸的核酸内切酶。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水解单链或双链DNA后的产物,5'端为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
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活性依赖于钙离子,并能被镁离子或二价锰离子激活。镁离子存在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可随机剪切双链DNA的任意位点;二价锰离子存在条件下,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 I)可在同一位点剪切DNA双链,形成平末端,或1-2个核苷酸突出的粘末端。脱氧核糖核酸酶I不耐高温,在37℃条件下即可进行酶解反应。
脱氧核糖核酸酶I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工具酶,可用于体外转录后去除模板DNA、RT-PCR和RT-qPCR之前制备无DNA的RNA、与DNA聚合酶I配合,通过缺口平移进行DNA标记、制备不含DNA的RNA、采用DNase I(无RNase)足迹法进行DNA-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等,在基因调控、分子诊断、细胞检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脱氧核糖核酸酶I应用领域较广泛,因此准确标定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活性,保证各个批次间活性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脱氧核糖核酸酶I活性测定方法通常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酶活,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其原理主要是:产物经过凝胶电泳后再用放射性标记或染色,最后进行凝胶成像或观察降解效果来分析酶的活性。尽管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其操作过程复杂,重复性差,只能给出半定量结果;并且染色剂有毒性或放射性,对操作者的健康不利。因此,建立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氧核糖核酸酶I活性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
(1)采用标准脱氧核糖核酸酶I,以小牛胸腺DNA或者环状双链DNA为模板,利用脱氧核糖核酸酶I进行酶解反应,终止酶解反应,在酶解产物中加入dsDNA定量试剂Picogreen,测定荧光值,以酶用量为横轴,相对荧光值为纵轴,绘制标准曲线;
(2)以小牛胸腺DNA或者环状双链DNA为模板,加入待测脱氧核糖核酸酶I进行酶解反应,终止酶解反应,在酶解产物中加入dsDNA定量试剂Picogreen,测定荧光值,根据步骤(1)获得的标准曲线,计算待测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酶活。
优选的,所述环状双链DNA为pBR322。
优选的,酶解反应的时间为5-20min,温度为25-37℃。
优选的,终止酶解反应的条件为65-75℃反应10-20min。
Picogreen是一种极为灵敏的荧光核酸染料,其仅在与DNA双链结合后才发出荧光,且所产生的荧光与DNA浓度呈正比,与酶量呈反比。本发明通过检测酶解产物的荧光信号来快速测定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活性,无放射性污染,具有简便、快速、高灵敏等优点,可用于高通量、自动化的聚合酶活筛选。本发明方法与原始的半定量的方法比,更精确,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翌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翌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4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