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锚固体系动静耦合性能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4792.4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3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蒋振华;李东浩;章冲;江贝;孟俊;高红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26;G01N3/24;G01N3/307;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宋波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锚固 体系 动静 耦合 性能 测试 系统 | ||
1.一种多功能锚固体系动静耦合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静耦合加载系统(1),用于提供静力加载力、动力加载力或者动静耦合加载力;
多功能试验平台(2),设置于所述动静耦合加载系统(1)的下侧,用于转换试验平台;以及
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并控制所述动静耦合加载系统(1)和所述多功能试验平台(2);
其中,所述多功能试验平台(2)包括:
锚网耦合试验平台(21),用于锚杆或锚索连同支护网(214)、试块(213)的动加载、静加载或者动静耦合加载测试;
支护网试验平台(22),用于支护网(214)自身的动加载、静加载或者动静耦合加载测试;
拉剪扭试验平台(23),用于锚杆或锚索的拉伸、剪切和扭转的动加载、静加载或者动静耦合加载测试;以及
锚固岩体试验平台(24),用于锚杆和试块(213)的动加载、静加载或者动静耦合加载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锚固体系动静耦合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耦合加载系统(1)包括:
支撑架体(11),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11)中部的圆柱体形状的滑柱(111)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体(11)底部的基座;
动静加载装置(1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体(11)的上部且沿着所述滑柱(111)上下移动,用于为待测物体提供动加载力和静加载力;以及
滑道,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体(11)以将所述多功能试验平台(2)移入或移出所述支撑架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锚固体系动静耦合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体(11)还包括锚杆吊装板(112)、吊装板支撑柱(113)和油缸承载板(114),其中,所述锚杆吊装板(112)、所述油缸承载板(114)、和所述基座均为中部开孔的正方体结构,所述滑柱(111)为4个,4个所述滑柱(111)对称固接于所述油缸承载板(114)和所述基座的四个角部,所述吊装板支撑柱(113)也为4个,且对称固接于所述锚杆吊装板(112)的四个角部和所述油缸承载板(1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锚固体系动静耦合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加载装置(12)包括气液复合油缸(121)、滑动构件(122)、落锤(123)和可更换式加载头(124),其中,所述滑动构件(122)套接于4个所述滑柱(111)上以沿着所述滑柱(111)上下移动,所述滑动构件(122)的中间开设有滑动构件中心孔,所述气液复合油缸(121)固接于所述油缸承载板(114)且所述气液复合油缸(121)的下部抵接于所述滑动构件(122)的上表面,所述落锤(123)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所述滑动构件中心孔上下移动,所述可更换式加载头(12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滑动构件(122)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锚固体系动静耦合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长方形轨道,其从所述基座向外延伸,所述基座的中部开设有基座通孔以容纳掉落的物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锚固体系动静耦合性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网耦合试验平台(21)包括装载框架(211)、设置于所述装载框架(211)上侧的吊梁(212)、位于所述装载框架(211)内侧的试块(213)、安装于所述试块(213)下侧的支护网(214)以及找平装置(215),
其中,锚杆依次穿过所述吊梁(212)、所述试块(213)和所述支护网(214)并通过锁具固定于所述吊梁(212)的上表面和所述支护网(214)的下表面以使得所述试块(213)和所述支护网(214)悬吊于所述装载框架(211)内上下移动;
所述找平装置(215)在所述锚杆下端固定之前找平所述试块(213);
所述可更换式加载头(124)为圆形加载头,启动气液复合油缸(121),所述圆形加载头对所述试块(213)施加载荷至预设值后保持所述载荷不变;
所述落锤(123)冲击滑动构件(122),所述圆形加载头冲击所述试块(213)直至所述支护网(214)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力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47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