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天牛引诱组合物、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5198.7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华;章玉苹;李传瑛;苏湘宁;刘伟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1/02 | 分类号: | A01N31/02;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戴嵩玮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引诱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天牛引诱组合物、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成分包括芳樟醇和香叶醇的茶天牛引诱组合物。本发明利用芳樟醇和香叶醇两种植物源物质能够解决茶天牛防治成本较高的问题、化学农药防治降低茶叶质量和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天牛引诱组合物、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茶天牛(Aeolethese induta Newman)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是茶树的重要蛀根(干)害虫,特别是老茶园中茶天牛的危害日趋严重。由于其危害隐蔽,防治困难,常造成毁灭性的灾害。茶天牛在中国南方大部分省份均有分布,国外在缅甸等地方也有报道。
目前茶天牛的防治方法是清代《蚕桑提要》中推荐的人工捕杀成虫、搜灭虫卵、刷白树干、钩杀幼虫、虫孔注药等方式。但上述方法均因花费人力、成本较大而难取得实效,特别是虫孔注药还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影响茶叶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天牛引诱组合物、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芳樟醇和香叶醇两种植物源物质能够解决茶天牛防治成本较高及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影响茶叶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天牛引诱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芳樟醇和香叶醇。
优选的,所述芳樟醇和香叶醇的质量比为(5~15):(5~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茶天牛引诱剂,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5~15%芳樟醇、5~15%香叶醇、51.285~66.75%乙醇、1%丙三醇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5%芳樟醇、5%香叶醇、66.75%乙醇、1%丙三醇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10%芳樟醇、10%香叶醇、59.25%乙醇、1%丙三醇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引诱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15%芳樟醇、15%香叶醇、51.75%乙醇、1%丙三醇和余量的去离子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芳樟醇和香叶醇与乙醇混合后,加入丙三醇,得到引诱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合物或引诱剂在引诱茶天牛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茶天牛为其成虫。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成分包括芳樟醇和香叶醇的茶天牛引诱组合物。本发明利用植物源引诱组合物进行茶天牛防治和监测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不产生抗性、无污染等优点,本发明发现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组合对茶天牛雌、雄成虫均具有引诱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常规防治措施效果不显著且耗费较大成本,化学农药易对茶叶质量造成潜在影响等问题,为生态茶园茶天牛的防治提供绿色防治技术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无特殊要求,本发明对所述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购买所得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5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驱微耕机
- 下一篇:耐水解氮化铝粉末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