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9075.0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蔡潇潇;谢萍毅;左琦;李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澳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9K8/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防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多乙烯多胺与1,1,2,2‑四(4‑羟基苯基)乙烷,加热混合物使其完全溶解;其次,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当温度升至60℃时,逐渐滴加甲醛,继续反应2h后,加入二甲苯;再次,将温度升高至140℃,向反应釜中加入KOH,搅拌均匀,抽真空后,将温度降低至100℃;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PO,在0.3MPa、135℃条件下反应2h;随后,在不降低压力的情况下到将温度降至120℃,继续加入KOH和EO,在0.3MPa、120℃条件下反应2h;最后,向反应釜中加入酸液中和残余的KOH,萃取混合物并去除溶剂后即可获得所述清防蜡剂。本发明具有优异的表活特性,清蜡与防蜡效果优异,能为油气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领域,石蜡是原油中碳原子数在16~64之间的烷烃,在地层中的蜡通常以溶解状态存在。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当油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时,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溶解气的逸出,蜡便以晶体形式析出、长大、聚集并沉积在油管壁和抽油杆上,降低油井产量,同时造成抽油杆过载、油管堵塞、增大油井负荷等问题。我国大部分原油属于高含蜡原油,蜡的质量分数超过10%的原油几乎占整个产出原油的90%,有的甚至高达40%~50%,采取各种措施清除沉积石蜡以及防止石蜡的沉积,是保证油田高产、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油田常用的清防蜡技术主要有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蜡技术、表面能防蜡技术、磁防蜡技术、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化学清防蜡技术等,其中化学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现有效果较好的清防蜡剂多为进口清防蜡剂,经济性较差,同时进口产品缺乏供货保障性,因此,亟需一种防蜡效果好但成本较低的清防蜡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清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清防蜡剂,所述清防蜡剂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式(I)。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所述清防蜡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向反应釜中加入多乙烯多胺与1,1,2,2-四(4-羟基苯基)乙烷,加热混合物使其完全溶解;
其次,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当温度升至60℃时,逐渐滴加甲醛,继续反应2h后,加入二甲苯;
再次,将温度升高至140℃,向反应釜中加入KOH,搅拌均匀,抽真空后,将温度降低至100℃;
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PO,在0.3MPa、135℃条件下反应2h;
随后,在不降低压力的情况下到将温度降至120℃,继续加入KOH和EO,在0.3MPa、120℃条件下反应2h;
最后,向反应釜中加入酸液中和残余的KOH,萃取混合物并去除溶剂后即可获得所述清防蜡剂。
作为优选,所述多乙烯多胺为四乙烯五胺或三乙烯四胺。
作为优选,所述多乙烯多胺、1,1,2,2-四(4-羟基苯基)乙烷、甲醛、二甲苯的摩尔比为8:1:8.2:10。
作为优选,中和残余的KOH所使用的酸液为醋酸。
作为优选,萃取混合物时采用的萃取剂为二氯甲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清防蜡剂的分子结构为超支化大分子聚合物,其具有优异的表活特性,有利于其发挥清蜡与防蜡效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澳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澳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