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9079.9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1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悠;李媛媛;刘紫旭;刘琳;刘泳;费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B01F27/72;B01F27/721;B01F35/71;B01F35/75;B01F101/4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赵梅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em 开发 污泥 碳源 实现 资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种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葡萄糖10g,蛋白胨5g,酵母浸膏0.25g,MgSO4·7H2O 0.25g,K2HPO4 1.0g,FeSO4·7H2O 0.015g,可溶性淀粉5.0g混匀制成优化培养基,pH值设置为7±0.2,然后将微生物含量为2×10^11/L的EM菌液按照5%的接种量加入优化培养基中,在30℃、120rpm/min的摇床中培养活化18h后备用;
S2、将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放在容器中,放入摇床中以转速为120rpm/min进行混匀;
S3、将混匀后的污泥取出并倒入到反应瓶中,并向反应瓶内按投加量为2%(V/V)的比例投入活化后的EM菌,使EM菌混入到混匀的污泥内;
S4、将反应瓶放入震荡培养箱中以转速120rpm/min、温度30℃培养72~120h;
S5、将培养处理后的污泥静置沉降2h后,将反应瓶放入到离心机中并在转速9500rpm/min下离心10min,经过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为可用于生物脱氮的有机碳源;
在对大量污泥进行处理时,污泥与EM菌溶液能够在处理基座(1)上进行混合,所述处理基座(1)的顶端开设有若干输送槽(11),所述处理基座(1)上还设置有若干混合仓(12),所述输送槽(11)将所述混合仓(12)贯穿,所述输送槽(11)中安装有输送机构(2),所述混合仓(12)中安装有混合机构(3),所述处理基座(1)的侧方设置有输送管道(4),EM菌溶液通过输送管道(4)输送到处理基座(1)中的污泥中并在混合仓(12)内与污泥混合;
所述混合仓(12)内开设有混合腔(121),所述输送槽(11)与所述混合腔(121)相连通,所述处理基座(1)首端的顶部位置处固定有入料斗(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基座(1)的末端位置处开设有集中槽(14),所述处理基座(1)末端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排放管道(141),所述排放管道(141)伸入到所述集中槽(14)内并与所述集中槽(14)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位于所述输送槽(11)内的长轴(21)、紧密焊接在所述长轴(21)外围表面上的若干节螺旋叶片(22)以及与所述长轴(21)同轴连接的输送电机(23),所述处理基座(1)的首端位置处设有电机座(15),所述输送电机(23)固定在所述电机座(15)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21)与所述处理基座(1)转动连接,所述混合仓(12)的位置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叶片(22)之间,所述螺旋叶片(22)的外围表面上固定有若干搅拌杆(2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3)包括横向贯穿所述混合仓(12)的横轴(31)、安装在所述混合仓(12)的外侧并与所述横轴(31)同轴连接的混合电机(32)以及固定在所述横轴(31)上的若干套柱(33),所述套柱(33)的外围表面上固定有若干搅拌板(3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EM菌开发污泥内碳源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12)的顶端安装有顶盖(13),所述顶盖(13)顶端的左右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固定座(131),所述输送管道(4)上连接有若干支管(41),所述支管(41)将所述固定座(131)贯穿,所述支管(41)的底端连接有若干喷管(42),所述喷管(42)贯穿所述顶盖(13)并伸入到所述混合仓(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0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