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9572.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5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邱丰;张雪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蓝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R11/02;B60R11/04;B60Q9/0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孙青松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辆 道路 标识 识别 视觉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包括壳体、第一滤网、第二螺栓、温度传感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壳盖,且壳盖上设置有吹风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面板,且壳体侧面设置有通孔槽,同时通孔槽外侧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且壳体下端设置有语音播放器,同时壳体后侧设置有识别摄像头。该用于车辆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通过吸盘架将该视觉传感器吸附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根据需求,拧松第二紧固柱,将壳体通过第二支架转动调整适当角度,再拧动第二紧固柱与第二支架啮合接触,对其固定,方便使用,拆卸第二螺栓,取下壳盖,方便对壳体内维护检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道路识别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车辆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汽车为方便道路行驶,通常会在车内后视镜前侧处安装设置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用于识别路标、限速等,对驾驶者起到提示效果,有助于驾驶者更加专注开车和避免违章,现有的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结构功能单一,拆卸维修较为不便,不便根据需求,对其进行调整使用,现需要一种用于车辆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结构功能单一,拆卸维修较为不便,不便根据需求,对其进行调整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辆道路标识识别的视觉传感器,包括壳体、第一滤网、第二螺栓、温度传感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壳盖,且壳盖上设置有吹风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面板,且壳体侧面设置有通孔槽,同时通孔槽外侧设置有第二滤网;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且壳体下端设置有语音播放器,同时壳体后侧设置有识别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吹风扇外侧,且吹风扇、温度传感器和控制面板之间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吹风扇作用下可加快壳体内气体流动,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设置有两组,且第二螺栓贯穿壳盖螺纹连接在壳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盖在第二螺栓作用下安装在壳体前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一端螺纹连接在壳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滤网可减少灰尘杂质进入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通孔槽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通孔槽分别均匀分布在壳体左右两侧,同时每组通孔槽的分布面积小于第二滤网的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槽有助于壳体内与外部连通,有助于热量散出。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上贯穿设置有第三螺栓,且第三螺栓一端螺纹连接在壳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第三螺栓,方便取下第二滤网更换或维护清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在壳体下端,且第一支架设置在语音播放器左侧,所述第一支架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内端与检测摄像头相连接,同时检测摄像头、控制面板和语音播放器之间为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需求,转动第一支架,对检测摄像头方位适当调整。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侧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柱,且第一紧固柱内端与转轴啮合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松第一紧固柱,可将检测摄像头通过转轴转动调整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蓝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蓝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