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排水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0692.2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 | 分类号: | E02D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预压 联合 加固 土地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排水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S1,将数根钢棒埋入至待固结的软土地基6米以下,数根钢棒作为电渗单元的正极,横向管和竖向管的内设置有电渗单元的负极;S2,在待处理的软土地基上安装强压抽水组件;S3,对电渗单元进行通电作业,使作为阳极的钢棒周围的孔隙水附带正电荷,带正电荷的孔隙水从阳极逐渐流向阴极;S4,将汇集于储水槽中的水抽走,取出抽水管、钢棒和吸水组件,软土地基中留下的孔洞用碎石进行填充夯实。本发明采用强排水预压和电渗联合作用的方式,达到软土地基深土层的加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排水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软土地基是指由淤泥、淤泥质土、松软冲填士与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软弱土层构成的地基,这些地基的很容易导致房屋的整体倾斜,在进行房屋修建之前为了杜绝相关的危险,因此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目前,软土地基加固作业通常都是采用预压排水固结方法,预压排水固结方法主要有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两种方法,当采用真空预压或堆载预压等方法进行软基加固处理时,一般在软土地基中设置坚向砂井作为排水通道,在堆载料自重荷载或真空荷载预压下发生排水固结,使得软土地基中孔隙水通过排水通道向外排出。但是,真空预压和堆栈预压这两种方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固结效果不佳,尤其深层部分效果更不理想,土体中的孔隙比仍然较大。随着电离技术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在软土地基加固领域应用电渗技术进行排水作业,一般是沿基坑四周布置两列正负电极,正极通常为金属管,负极为井点的排水井,通电后地下水将从正极向负极流动,对于6米以下的深土层很难进行排水。
为此,亟需研发设计一种强排水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进一步优化加固作业的施工工艺,改善软土地基深土层的加固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排水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采用强排水预压和电渗联合作用的方式,达到软土地基深土层的加固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强排水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施工步骤:
S1,将数根钢棒埋入至待固结的软土地基6米以下,数根钢棒作为电渗单元的正极;将吸水组件竖向埋设于软土地基以下3~4米位置,吸水组件是由多根并置排列的横向管组成,横向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有竖向管,横向管和竖向管的外壁均分布有透水孔,且横向管和竖向管的内壁均贴敷有透水膜,横向管和竖向管的内设置有电渗单元的负极;
S2,在待处理的软土地基上安装强压抽水组件,强压抽水组件包括支撑于软土地基表面的支撑架和竖直插入至软土地基内的抽水管,抽水管的上端连通有储水槽,支撑架上水平转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相传动连接,转轴上安装有转盘,转盘的一侧铰接有摇杆,摇杆另一端铰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与抽水管内壁相配合的活塞;
S3,对电渗单元进行通电作业,使作为阳极的钢棒周围的孔隙水附带正电荷,带正电荷的孔隙水从阳极逐渐流向阴极,孔隙水渗透透水膜流入横向管和竖向管内,在活塞沿抽水管向上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强排水预压作用和电渗作用下,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通过透水膜不断从抽水管流入储水槽中聚集,减少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降低软土地基的孔隙比;
S4,将汇集于储水槽中的水抽走,取出抽水管、钢棒和吸水组件,软土地基中留下的孔洞用碎石进行填充夯实,重复上述步骤S1~S4对下一个待固结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采用三个抽水管对吸水组件内聚集的孔隙水进行强排水预压作用,三个抽水管且沿直线间隔排布,抽水管内壁均配合有活塞,活塞的上端均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铰接有摇杆,转轴上安装有三个转盘,三个转盘的一侧分别对应与三个摇杆相铰接,活塞上开设泄水孔,泄水孔内安装有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舜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0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