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备4043铝合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0723.4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卢恒洲;吴正宇;万祥明;张斌;刘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32;B33Y10/00;B23K103/10 |
代理公司: | 昆明隆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0 | 代理人: | 龙燕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过渡 电弧 制备 4043 铝合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备4043铝合金的方法,属于金属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先将基板表面去除氧化层并用丙酮清洗干净,固定在工作台上备用,在基板上选定合适的位置调整好焊枪后引燃电弧,采用往复式逐层堆积,并在每一层间使焊枪抬起一定的高度,进而形成4043铝合金增材成型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经热处理的铝合金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增材件的成型性和力学性能优良,特别适用于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的场合,其增材件成型效率高,可以实现在生产和生活中大规模应用及大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备4043铝合金的方法,属于金属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实质是将气体保护焊的方法优化后,应用到增材制造领域。目前将电弧作为热源的增材制造工艺众多,主要有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MIG)、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TIG)以及等离子弧焊接电源(PA)等,通常使用送丝的方式进行填充,完成增材制造的过程。电弧增材制造技术最大优势是成本低、熔敷率高、生产周期短。CMT即冷金属过渡技术采用热-冷-热的方式,在熔滴过渡时降低焊接电流,具有无飞溅,热输入小等优点。
铝硅系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耐磨性、高抗腐蚀性和低热膨胀系数等优良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车辆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4043铝合金属于Al-Si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塑性及较低的密度,是合适的电弧增材制造用焊丝。ER4043铝合金焊丝的化学成分为:Mg≤0.05wt%,Si为5 wt%,Fe≤0.8wt%,Cu≤0.3wt%,Mn≤0.05wt%,Zn≤0.1wt%,Ti≤0.2wt%,其余为Al。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备4043铝合金的方法,其增材件成型性和力学性能良好,特别适用于焊后不经热处理直接使用的场合,且成型效率高,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方法是利用CMT热源使ER4043铝合金焊丝熔化,采用往复式逐层堆积成形,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后进行焊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保持无风干燥的环境,清除基板氧化层和油污,备用。
(2)将6082铝合金基板固定在工作台上,基板底部自然冷却,调好焊枪位置与高度后,引燃CMT电弧,采用4043铝合金焊丝进行往复式逐层堆积,进而成型4043铝合金增材件。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6082铝合金基板的厚度为10mm。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所述焊机为CMT焊机,焊枪垂直于基板。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2)中所述焊丝直径1.2mm,焊丝长10mm,每层焊后焊枪抬高7.5mm,保护气体为99.9%的纯氩气。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2)中工艺参数为:送丝速度4m/min~5m/min,焊接速度为80cm/min~100cm/min,保护气体流量为20L/min,层间停留时间为0~10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采用CMT在6082铝合金基板上对4043铝合金进行增材制造;在焊接过程中调整各种焊接工艺参数及改善工艺环境,通过相应工艺制造所得的增材件成形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特别适用于焊后不经热处理而直接使用的场合,可直接快速用于生产应用;增材件成形效率高,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2)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铝合金,焊后未经热处理也能达到使用强度,适合不需使用热处理的场合,能在焊后快速用于生产,为4043铝合金在船舶制造、车辆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零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4043铝合金CMT增材制造薄壁零件成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07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