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低洼道路积水快排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0923.X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俞铖红;戎贵文;何思圜;李天赐;刘波;陈情情;韩尚尚;付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E03F1/00;E03F3/04;E03F7/00;E03F5/22;E03F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低洼 道路 积水 雨水 收集 利用 设施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低洼道路积水快排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城市内涝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蓄水池、雨水分流装置、雨水沉沙装置、挤压真空排水装置、地下水涵养系统、智能控制器、蓄水调节系统、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挤压真空排水装置内设置有气囊、滚球、弹簧、钢管,所述地下水涵养系统设置有出水弯管、多孔分流器、透水管。本发明具有道路积水快排、雨水分流、雨水收集等特点,能够加快城市低洼道路积水排除速度,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有效减轻城市低洼道路严重积水、城市内涝灾害,能够应用于智慧城市的道路排水管网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内涝防治设施,具体是一种城市低洼道路积水快排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属于城市内涝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原本具有涵养水源功能的绿地、湿地、沟渠等区域大部分演化为硬化地面,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近几年,每逢雨季,各地城市轮番上演“城市看海”的景象,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和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而暴雨过后却又陷入干燥缺水的窘境,热岛效应显著。
城市道路排水是指排除城市道路路面上的降水所采取的措施。通常路面雨水通过街沟、雨水口、排水干管、出水口最终排放至附近的自然水体。在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区域容易造成城市道路积水,影响交通出行,特别是城市低洼道路积水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有时还会发生意外伤亡。如何妥善减轻路面积水并促进雨水资源循环利用,是高度城市化进程中市政排水工程领域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现有技术中,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具有快速排水的优势,在合理利用回收雨水方面,如何高效存贮雨水也亟待改善。本发明基于城市道路排水不畅、城市内涝时有发生的现状,研发快速排除路面积水和高效回收利用雨水的设施,以提高了路面积水的排除效率和雨水资源利用效率,构建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类聚居环境。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及现状,提供一种城市低洼道路积水快排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本发明能够加快城市低洼道路积水排除速度,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有效减轻城市低洼道路严重积水、城市内涝灾害,能够应用于智慧城市的道路排水管网建设。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城市低洼道路积水快排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运行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城市低洼道路积水快排与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包括蓄水池、雨水分流装置、雨水沉沙装置、挤压真空排水装置、地下水涵养系统、智能控制器、蓄水调节系统、太阳能光伏板。
在本发明中,所述蓄水池内设置有若干块混凝土板墙,所述蓄水池的外侧壁安装有水泵、鼓风机,所述蓄水池形状为长度远大于宽度的圆角长方体。所述混凝土板墙在所述蓄水池内垂直于长度方向平行交错布置于蓄水池底部,所述混凝土板墙长度为所述蓄水池宽度的2/3~4/5;所述混凝土板墙左右两端具有30°~60°的倒角,所述混凝土板墙顶部开设有一排通孔,增强蓄水池内空气的流通性。当水泵抽水时,蓄水池内的雨水能够在混凝土板墙缝隙间蜿蜒流动,增加雨水的剪切流动。
在本发明中,所述雨水分流装置包括消力挡板、电导率传感器、电磁阀A、电磁阀B、出水斜管和排水管A;所述消力挡板倾斜安装于雨水分流装置内,消力挡板为阶梯结构,每级阶梯中间隆起且整个阶梯面设有若干小孔;所述电导率传感器安装在邻近排水管A进口的位置,所述电磁阀A、电磁阀B分别安装在出水斜管和排水管A的进口,所述雨水分流装置中的初期雨水通过排水管A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后期雨水通过出水斜管排入蓄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0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