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利于视力保护的用户行为风险预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842.1 | 申请日: | 201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3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好德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5/10 | 分类号: | G09G5/10;G06F3/147;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中***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利于 视力 保护 用户 行为 风险 预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利于视力保护的用户行为风险预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至少包括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二数据处理模块;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周期性地对历史样本数据分别按照影响第一行为的至少一个风险因素进行处理,获得不同周期下所对应的不可容忍线和可忽略线,以此能够确定各个因素相对应的亮度调节容忍度和/或感知容忍度;基于通过对亮度调节容忍度和/或感知容忍度进行综合分析所搭建的且关于用户第一行为的风险预测模型,于第一时刻对第一行为进行风险评估控制。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910374452.9,申请日为2019年05月07日,申请类型为发明,申请名称为一种有利于辅助用户视力保护的显示调节方法及系统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视力保护的用户行为风险预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中的移动终端,特别是基于第四移动通信技术4G和长期演进系统LTE的智能终端中硬件配置越来越强大,功能应用越来越繁多使得移动终端成为现如今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寻求一种更自然更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已然成为通信科研和产业领域的重点课题。纵观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历史,已经逐渐从鼠标、键盘、遥控器等简单方式发展为视觉、语音、姿态等非接触式的操作方式。现在市场上的智能移动终端几乎全部配置有显示屏幕,且具有对显示屏幕亮度和外界环境亮度自适应调整的功能。当外界环境亮度有变化时,光源感光器在一段时间内记录的感光强度值,如果都比较低,屏幕会开始自动变暗,对于到更亮的环境下,原理是一样的,这样可以防止屏幕亮度的突变,解决了屏幕亮度的突变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448615A)提供至少一种显示调节方法及显示调节装置和系统,其中一种显示调节方法用于调节电子装置的显示,包含:分别获取对应于在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进入人眼的光通量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其中第二时间晚于第一时间;确定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之间的亮度差是否大于阈值;以及当亮度差大于阈值时,使能电子装置的调节模式,该调节模式包含:增长从第一亮度值至第二亮度值的过渡时段,以便增长后的过渡时段长于第一和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及根据使用增长后的过渡时段从第一亮度值至第二亮度值的过渡,调节在屏幕上进行显示的屏幕亮度值。该发明的优点之一在于可解决人眼无法立即适应较大的亮度变化并清楚看出显示内容的问题。
该专利所提供的显示调节方法及显示调节系统是通过设置亮度调节之间的过渡实现人眼适应亮度调节的问题,其实现方式包括常用的移动终端借助环境光传感器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使用环境的亮度,并依据移动终端的使用环境的亮度对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自身的发光亮度进行调整,当移动终端的使用环境的亮度较高时,移动终端将其显示屏的发光亮度调高,当移动终端的使用环境的亮度较低时,移动终端将其显示屏的发光亮度调低,以此来达到提升使用者的视觉观感的目的。然而,由于通常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浏览其画面显示,在不同的环境亮度条件下,不同的使用者在显示屏显示不同画面时需求的亮度并不相同,而现有的自动亮度调节方式仅仅依据移动终端的使用环境的亮度来调整显示屏的亮度,并未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因此现有自动亮度调节方法的最终达到的显示效果无法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507602A)公开了一种屏幕亮度自动调节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类别以及当前环境亮度参数;根据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类别以及当前环境亮度参数,查找预设的亮度自动调节匹配策略;若亮度自动调节匹配策略中记录有与当前环境亮度参数对应的屏幕亮度值,则获取记录的屏幕亮度值,并将所述终端的当前屏幕亮度调整为所述记录的屏幕亮度值。该发明减少了仅依靠环境亮度本身造成调节不准导致用户再次手动调节的麻烦,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
该专利所提供的仅仅依赖于用户至此以往所采取的亮度调节行为以及当前环境亮度对屏幕亮度值进行调节,该方式笼统地将用户采取亮度调节行为的因素归结为单一影响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导致其中所提供的调节方法可能会与用户的意愿相悖,而大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同时由于用户手动调节后的亮度未必适合用户,并不利于用户的视力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好德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好德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