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隔离CAN接口数据传输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936.9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泽昕;黄伟中;黄秀芳;韩高峰;蔡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隔离 can 接口 数据传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隔离CAN接口数据传输板。包括连接在待测样机和上位机之间的两个接插件、两个CAN收发器、两个光电耦合器;两个光电耦合器分别连接到两个CAN收发器,两个CAN收发器分别经各自的CAN总线连接到两个接插件;接插件、CAN收发器和光电耦合器均布置在同一电路板上,所述的电路板中部有一长条形开槽,两个CAN收发器布置在长条形开槽处,以保证空间距离,避免在电路板的待测样机侧的静电通过击穿电路板泄露至电路板的上位机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板,具体是一种具有静电隔离功能的CAN接口数据传输板。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中,按照国标要求,产品应通过静电放电测试,测试中需要对样机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常用的监测接口为CAN接口。静电放电测试时需保证监测用上位机不受放电影响,因此需要静电隔离。现有的静电隔离设备通常是使用光电转换盒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由光纤传递至另一光电转换盒,再转回电信号。光电转换盒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光纤连接占用空间较大,线缆连接繁琐,且存在接口松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单板的静电隔离CAN接口数据传输方案,具有成本低廉,体积小巧,线缆连接简单,信号传输可靠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优点,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连接在待测样机和上位机之间的两个接插件、两个CAN收发器、两个光电耦合器;两个光电耦合器分别连接到两个CAN收发器,两个CAN收发器分别经各自的CAN总线连接到两个接插件;接插件、CAN收发器和光电耦合器均布置在同一电路板上,电路板上连接待测样机的一侧作为待测样机侧,电路板上连接上位机的一侧作为上位机侧;所述的电路板中部有一长条形开槽,两个CAN收发器布置在长条形开槽处,以保证空间距离,避免在电路板的待测样机侧的静电通过击穿电路板泄露至电路板的上位机侧。
两个接插件分为第一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两个CAN收发器分为第一CAN 收发器和第二CAN收发器,两个光电耦合器分为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二光电耦合器;第一接插件的一端和待测样机连接,第一接插件的另一端和第一CAN收发器连接,第一CAN收发器的发射端经第一光电耦合器和第二CAN收发器的接收端连接,第二CAN收发器的发射端经第二光电耦合器和第一CAN收发器的接收端连接,第二接插件的一端和第二CAN收发器连接,第二接插件的另一端和上位机连接。
所述的电路板采用PCB板。
还包括了ESD保护二极管、共模电感,接插件和CAN收发器之间的CAN 总线上设有ESD保护二极管和共模电感,接插件依次经共模电感、ESD保护二极管和CAN收发器连接。
所述的电路板在待测样机侧设有一露铜区域,露铜区域中设有一安装孔,露铜区域处加装接地铜箔或使用螺钉通过安装孔连接于接地平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单电路板,通过开槽设计实现静电隔离。
2.通过露铜区域连接接地平面,实现静电的快速泄放。
3.使用ESD保护二极管和共模电感抑制CAN信号线上的噪声,确保通信可靠。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缩小了静电放电测试所需静电隔离设备的体积,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线缆连接,保证了测试期间CAN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系统框图;
图2为电路板实物图。
图中:CAN收发器1、光电耦合器2、接插件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