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2185.2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钱军;王伟;喻军;俞汉青;何雪;彭星源;项元红;徐东溟;肖岳冰;陈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11/10;C02F11/127;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污泥 全量反 硝化 方法 | ||
1.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水厂生化反应工段的硝化液,一部分加入至反硝化池内部进行反硝化处理,另一部分加入至反硝化沉淀池内部进行后续处理;
S2:进入反硝化池内部的硝化液进行反硝化处理后,产生的规格水进入下一水处理构筑物程序,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收集;
S3:将步骤S2收集的剩余污泥通过浓缩或稀释方式调节含水率调节至特定程度,随后送至热解工段;
S4:剩余污泥进入热水解反应阶段后,控制剩余污泥的含水率、热解温度、反应时间、碱投加量、钙盐投加量,直至热解反应完成,产生泥水混合物;
S5:热解反应完成后,将处理后的泥水混合物作为碳源直接投加至反硝化沉淀池,与步骤S1进入反硝化沉淀池内部的硝化液进行反应,并且控制热解污泥的投加量、反硝化沉淀池剩余污泥的排出量和排出时间间隔,最终通过热解的手段在反硝化沉淀内实现剩余污泥作为可利用碳源的全量反硝化;
S6:将步骤S5中反硝化后的剩余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液体作为上清液加入至反硝化池中,分离出的固体压制成污泥泥饼外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剩余污泥含水率控制在75-90%,步骤S4中热解反应阶段的污泥含水率控制在90-9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碱投放后的热解温度控制在70-90℃,反应的时间控制在0.5-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碱投加量是采用氢氧化钠将热水解反应器内的污泥溶液pH调节至12-13为依据,且投加量为0.15-0.25gNaOH/gV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钙盐投加量按照摩尔比OH-:Ca2+=2:1作为依据,且投加量为0.2-0.35gCaCl2/gVS或0.1-0.175gCaO/V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沉淀池是以具有反硝化功能的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反应器,其同时具有反硝化脱氮反应和泥水沉淀分离的功能,且反硝化沉淀池的进水是生化工段富含硝态氮的硝化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碳源其投加量依据于每公斤剩余污泥(有机质干重)经过热碱解后得到的污泥混合液可以用于废水中0.01-0.03公斤硝态氮去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剩余污泥全量反硝化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沉淀池的剩余污泥的排出量按照污泥停留时间为20-60天进行控制,每次剩余污泥的排出时间间隔为5-1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21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