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用侧向双开式散热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4128.8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0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蕾;胡云冰;张春阳;何桂兰;赵世丽;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侧向 双开 散热 机箱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计算机用侧向双开式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顶部沿长度方向上固连有条形板,机箱本体的顶板上位于条形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散热通孔,且散热通孔的内侧嵌入连接有防尘网;本发明中,通过在机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侧挡板,利用连接模块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对侧挡板与机箱本体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进而能够对一号弧形挡板、二号弧形挡板与多个三号弧形挡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能够在机箱本体在使用时,加快散热口的散热效率,且能够在机箱本体使用完毕后,对机箱本体进行防尘与防碰撞保护,有效提高了机箱本体的防尘与防碰撞的效率,降低了机箱本体受损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用侧向双开式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计算机的主机箱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出热量,为了保证主机箱正常工作,就必须及时将其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否则,在散热情况不充分的条件下,让主机箱持续在高温的条件下工作,最后将会造成主机箱内部整个电路短路,从而导致其内部零部件的损坏。
然而,传统的主机箱的侧板为一个整体的结构,采取开设散热孔的方式进行散热,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由于主机箱内部器件的运行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利用散热孔的方式进行散热导致散热的有效面积小,导致散热的效果差,且在使用完毕后,散热孔出容易使得外界的灰尘进入计算机的内部,容易造成计算机内部的部件短路,且计算机的侧板与外物撞击时容易出现破损,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用侧向双开式散热机箱,通过在机箱本体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侧挡板,利用连接模块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对侧挡板与机箱本体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进而能够对一号弧形挡板、二号弧形挡板与多个三号弧形挡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能够在机箱本体在使用时,加快散热口的散热效率,且能够在机箱本体使用完毕后,对机箱本体进行防尘与防碰撞保护,有效提高了机箱本体的防尘与防碰撞的效率,降低了机箱本体受损的几率,且利用防护网对相邻两个弧形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防护,从而能够避免散热过程中外物掉落至机箱本体的内部,保证机箱本体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算机用侧向双开式散热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顶部沿长度方向上固连有条形板,机箱本体的顶板上位于条形板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散热通孔,且散热通孔的内侧嵌入连接有防尘网,机箱本体的外侧对应条形板的两侧对称活动连接有两个侧挡板,机箱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两个所述侧挡板均为L型板状结构,两个侧挡板水平段的两端与条形板的侧面之间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模块,两个侧挡板水平段的一侧对应连接模块位置处均开设有二号盲孔,两个侧挡板的竖直段上均嵌入连接有散热模块;所述条形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一号盲孔,且四个一号盲孔的位置与四个连接模块的位置一一对应,条形板的中部设置有卡接模块。
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连接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相邻一号盲孔的内底面固连,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相邻二号盲孔的内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与连接杆的外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相邻一号盲孔的内底面固连,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相邻二号盲孔的外缘固连。
进一步在于:散热模块包括矩形框、防护网、一号弧形挡板、二号弧形挡板和多个三号弧形挡板;所述矩形框的内侧靠近竖向侧壁位置处分别活动连接有一号弧形挡板和二号弧形挡板,矩形框的内侧位于一号弧形挡板与二号弧形挡板之间等距活动连接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三号弧形挡板,矩形框的顶部和底部均匀固连有限位柱;所述一号弧形挡板与相邻的三号弧形挡板之间,相邻的两个三号弧形挡板之间与二号弧形挡板与相邻的三号挡板之间均活动连接有防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4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